3.....2....1.....到了今天本学期新基础班队研讨节点活动告一段落,我们班会还在继续,三次班会,我们每一次拥有不同的主题,但拥有相同的头脑风暴。前两次节点活动张永教授的到来正如林老师所说,张老师为我们打开大门,让我们看到新基础班会到底是怎样进行,我们有了开会的模样,而第三次研讨,李家成教授的到来则是带领我们走了一圈,让我们了解新基础的样子,看到新基础前进的方向。
在这次研讨活动中,很幸运能听到三天的班会,与李教授,林老师还有共生体的老师们一起研讨,也在此次研讨中收获颇丰。
在我自己的班会活动《我爱我班之我来当你的帮帮团》中,这节班会从《岗位之花 朵朵绽放》到《我来当你的帮帮团》经过多轮的推翻再思考,从岗位评价班会转换到问题解决班会。上完后老师们的点评加上李教授的点拨,让我区分清楚岗位评价和问题解决的不同之处,也明晰这节课应该走岗位评价方向。幸运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李教授为大家清晰的讲解岗位评价的方式,作为低年级学生班主任,首先对岗位评价要做到日常化,我原以为的日常化是每周一评或者每月一总结,现在明白要真正落实好岗位评价日常化,要做到一事一评,一日一评,这就需要我们每天抽取十分钟时间开展“微队会”,例如:晨会,夕会等形式。然后,岗位评价除了要做到频率高,还需要做到评语高,发现学生积极能量,看到学生的成长,让学生投入新工作更具有积极性。李教授的一句“老师评价到哪,学生就发展到哪。”引发我的思考与反思。如果前期我有加强这点,学生们的岗位意识会更强化,对自己岗位的积极性也会得到提高。最后,感谢旗峰小学的邓老师帮助我找到岗位评价的理论依据,加强岗位评价的仪式感,培养岗位明星榜样,规范岗位评价标准,进行连续性日常的岗位评价,这些理论依据都为我下一步在班级进行岗位建设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向。
刚刚谈到的自己的班会由岗位评价走向问题解决,一开始是自己考虑到学生要有话可说,但后来发现是老师和学生观察问题的视角不一样,孩子们更愿意看到自己成长的地方,在成长的路上发现自己的不足,换一种方式进行缓和解决会更好的得到他们的认可。而通过桂江一中于老师《宿舍那些事儿》班会活动中我们展开的研讨,让我明白问题解决型班会应该从日常生活出发,发现形成问题,归纳整理问题,为下一阶段学生讨论解决问题做好起点工作,最后以解决好第一个问题为目标,这一个问题可以利用同学资源进行互助解决,如何没能完成,大家可以共同面对,利用老师和同学资源一起讨论解决,这一个问题解决后,我们就能用上李教授提到的“教结构,用结构”让学生自主解决余下问题。
三天的研讨下来,收获满满,在灯湖小学看到了黄老师父亲节主题班会《感爱 感行》,李老师的《安全疏散我能行》,他们班会课上的学生表达能力,以及老师在学生回答后恰到好处的归纳总结是我学习的榜样。在小塘中心小学看到劳老师《我的午间 我做主》从小朋友的课余时间出发,让小朋友定制属于他们的课外活动;桂江一中许老师的《如何过一个充实有意义的暑假》让我看到孩子们暑假生活成长的可能性......一场场班会活动,一场场现场交流研讨,让我不断从老师们展示的班会活动中汲取养分。
作为新基础新加入的班主任,很幸运能参与一个学期的研讨,在这个过程中吸收到很多优秀老师的带班经验也能听到专家们给予我们的指点。“纵有风雪,定有晴天”,感恩我的团队,可敬的区校,敬业的邹老师,还有一群温暖的老师们在这个学期的日日夜夜帮助我修改教案和课件,给予我新颖且可操作性强的方案,也感恩一直鼓励我前行的小伙伴们,新基础的路上有你们相随,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