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一个多月看了浮士德,以前我总是对西方文学抱有偏见,觉得它啰啰嗦嗦惹人厌烦,远不如中国古典诗词那种“此中有真意”来的高明,不过现在我感受到,不管是用一个字完美概括出情感,还是用一万个字准确描述出心境,它们都同样伟大,人类对于自身痛苦的倾诉欲不因文体形式的不同而分贵贱高下。
西方人终究认为世界是有解的,他们要了解一切真理,以求摆脱宇宙规则的限制,获得真正的自由,所以怎么获得真理,用怎样的方法生活成了最重要的事,浮士德时常处于这样的纠结中:我该世俗的过,还是要追求那崇高的道德,哪样才是正确的,哪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相比西方文化,中国人大概认为世界未必有解,浮生不过幻梦一场,我应该极力脱离这虚假的梦境,可同时,现世又是如此的真实强大,天道规律无时无刻不在制约着我,那么我到底该进入这个世界,还是到世界之外呢?也可以说,相比西方文化“怎样活”的问题,萦绕在中国人耳边的则是“活与不活”,或者是“进与退”的问题。
印度佛教文化的观念与以上全然不同,它既不在乎现世,也不在乎现世之外的东西,“凡有所相,皆是虚妄”,世界本就是不存在的,唯识学讲“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世间万物全是心识所成,唯一存在的只有“我”而已,换句话说,中西文化在处理人与世界的关系时,佛教文化已经抛弃掉世界,只留下了人本身。
我曾经试图从这几种观点里找出最优秀的来为我所信,为我所用,但最终发现其实自己是没有选择的…我真实地活在或真或假宇宙当中,我没有高世之智,没有绝伦之力,我注定会陷在长久的纠结里,永远得不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