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被拐女人的经历
电影《喊山》有两个版本,2015版的和2013版的,它们都是根据山西女作家葛水平的小说改编的。
两部电影故事情节大体相同,说的是红霞被人贩子拐骗后卖给一个大她很多岁的男人腊宏做老婆,腊宏残忍暴虐,对她非打即骂,受尽了苦楚。
落脚在太行山里的岸山坪村后,一次腊宏在山里踩中了村民韩冲用来炸獾子的雷管,被炸死了。村里老人、干部调节下,让韩冲赔偿红霞。
上世纪八十年代山民是很穷的,一下子根本拿不出个千儿八百的现钱,于是商讨的结果就是让韩冲照顾红霞孤儿寡母三人的生活。
红霞和韩冲在相互扶持中彼此心生好感,他们决定结婚,可此时民警忽然来到了这个山村,二人的婚事也因此被中断,他们的命运何去何从?
两部电影虽说都来源于同一部原著,但是区别还是很明显的,本人比较喜欢2015版的。为什么?把两者对比一下读者自然明白。
首先,我们来看两者的叙事风格
1、序幕
2015版:也就是杨子编剧导演的这部《喊山》,叙事侧重于强调人物的命运。
特别对哑女红霞,电影一开始的序幕就是穿得破破烂烂的红霞在把长霉的硬邦邦的馒头在灶台上磕碎往烧热的锅里下。
序幕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
2013版的:叙事主要强调故事,通过韩冲和琴花的长篇对话交代两人的关系,这个有点小题大做的感觉,两人的不正当关系有必要这么浓墨重彩吗?
序幕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
前者更具有典型性,正片主要是以人行事,人带动故事发展。后者主要强调故事,以故事推动人物行事,正片主要是叙事,叙事里展开人物行动。
2、正片故事结构
2015版:
腊宏被炸——商议赔偿——韩冲照顾红霞母子——韩冲自首、红霞自首、红霞被带走
结尾:红霞站在山头敲瓷盆喊山,呼应主题
2013版:
外来游民腊宏一家进入岸坪村——韩冲在玉米地里炸獾子炸死了腊宏——村里老人干部商议赔偿——韩冲照顾红霞母子
结尾:警察把韩冲带走
3、哪个故事更吸引人?
2015版故事更曲折,更吸引人。
红霞本来能说话,但是由于偷听到腊宏是杀人犯,把女儿大的母亲打死了,腊宏怕红霞说出去,就用剪刀剪断了她的声带,她从此失语。
她一次过节跟奶奶上街听戏,与奶奶走失被人贩子抓到,卖给了腊宏,年龄渐长腊宏让她做了他的老婆。
腊宏之死,是他长期摧残红霞,仇恨他的红霞让他女儿有意引导他到韩冲炸獾子的山上去,才被炸死。
腊宏罪大恶极,但是他也有温情的一面,他疼孩子,他是为了给女儿“大”去摘山楂才被炸死的,但不值得同情,他毁了她一生。
最后红霞供出一切,红霞被带走了。
2013版相比之下,故事较简单,红霞就是一个被人贩子卖给腊宏的女人,被腊宏打怕了,逆来顺受。红霞能说话,但是腊宏不许她说话,所以她只能装哑巴。
腊宏之死和红霞没关系,是他上韩冲家玉米地里采摘玉米才被炸死的,腊宏的杀人案是因为他曾经盗墓,与伙伴分钱不均他杀了人。
最后是韩冲被带走。
其次,两者的整体风格不同
2015版强调对人物性格的塑造。
比如红霞,通过对她身世的回忆,知道她父母有知识有学问,他们很疼爱她,那是一个温暖幸福的家庭。
可是一次看戏她的人生就此发生巨大转折,她被人贩子卖给腊宏,从此就是地狱般的生活,她反抗就被剪断了声带,她被迫顺从腊宏。
对腊宏她内心只有仇恨,她恨不得他死,但她的怒火是被压制的,她怕他,她不敢行动,否则她活不过明天。
可是她看到了一个机会,一次上山她透过树枝的缝隙,他看到韩冲在布置雷管炸獾子,而雷管的旁边有山楂树,地上落了许多熟透的山楂。
她捡了几颗带回家,给大吃并示意她让腊宏去摘。腊宏果真挎个筐去,结果如她所愿腊宏终于被炸死了。
腊宏死后她心里充满喜悦,她终于释放了,她终于摆脱了那个魔鬼的束缚,她自由了!
所以抬腊宏棺木的杠子断了,她忍不住笑,听到村里女人陪哭她更忍不住笑!她现在只想笑,在腊宏活着时她是不敢笑的,再说生活暗无天日,也实在笑不出来。
但是现在她只想笑,控制不住的想笑,怎么才能让天地知道她被释放了的快乐?
她忍不住在夜里跑到山上敲瓷盆喊山,以告诉周围的一切她快乐!
导演通过这些故事把红霞塑造得立体丰满,而演员的演技更是为这个人物的塑造锦上添花。
红霞的扮演者郎月婷,不是专业表演出身。
她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是学音乐的,2013年首演杜琪峰作品《盲探》进入影视圈,至今已参演多部作品,而且通过《喊山》这部电影,我们看到她很有演员天赋,演技不俗。
她的眼神很传神,把哑女红霞的愁苦忧伤、愤恨通过眼神很好地传达给了观众,让观众不自觉地愁其所愁乐其所乐,心情跟着她的喜怒哀乐走。
所以郎月婷的红霞给人印象深刻,让人难忘!
另外电影的配乐也深植于观众心里,一遍一遍重复的主旋律,是对红霞深重苦难的同情,是对红霞内心创伤的抚慰,是对红霞敢于反抗不公命运的鼓励!
影片使用普通话更易听懂更易理解!
男主韩冲,对生活充满热情,干什么都有一股子冲劲,整天走路都连蹦带跳的,好像总有使不完的劲。
他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勇于承担责任,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
腊宏这个角色则体现了人性的复杂,他对老婆恶毒残忍,大的母亲是被他打死的。但是他也疼自己的孩子,他是为了孩子才去摘山楂的,并因此被炸死。
2013版的《喊山》强调故事的铺展,对于人物性格挖掘不深,所以人物性格不够鲜明,看过没什么印象。
影片对韩冲这个人和琴花的大幅渲染,实不知目的何在?在2015版里琴花是个寡妇,韩冲和她的关系还说得过去。
2013版在人物的塑造上它的重点是韩冲,韩冲的相好是他的婶子,而且他的小叔健健康康地活着。
韩冲和有夫之妇相好而且又是长辈,这一点不符合社会伦理道德,没必要大肆渲染吧?
电影里语言带有浓重的地方色彩,所以这部电影更接近原生态,也因此少了艺术美。
再次,就电影技术来讲
2015版电影技术的运用较多,比如长镜头、闪回的运用在里面就很常见。长镜头的使用有利于一件事情的一镜到底地叙述,可保持故事的连续性完整性。
红霞幼年生活的片段、被人贩子拐卖都是以闪回的形式呈现的,可以节省时间,但又能把故事叙述清楚。
摄影师的拍摄选角很独特,很美!
而2013版的《喊山》几乎没有电影技术的运用,都是一些基本的摄影镜头,没什么变化,略感单调枯燥,容易引起视觉疲劳,也使电影的视觉欣赏性降低了。
另外,电影的评分、时长
2015版豆瓣评分8.1,时长111分钟;而2013版的豆瓣评分8.4,时长89分钟。前者故事的包容性更强些。
总的来说,这两部同名电影,一个人物个性鲜明独特让人难忘,一个重于地方特色,侧重点不同,各有优势,但后者豆瓣评分反而高些。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还是那句话,我更喜欢2015版的《喊山》,各位朋友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