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猫石鱼
1.
表姐家的二宝三岁时超级喜欢吃糖。表姐出于保护他的一口小米牙考虑,一天最多给他吃两颗。可是小家伙慢慢长大些之后渐渐就不满足两颗的量了,一听说没糖了立马就哭。
表姐觉得不能惯他这个毛病。哭得她心烦起来上手就是几个屁股,“不听话以后一颗糖也不许吃。” 一般这时二宝立马就不哭了。
后来有次听二宝奶奶说,二宝跟他爷爷去超市,转到糖果区吵着非要买,爷爷不答应。好家伙,边哭边在地上打滚。那架势惹得旁人甲乙丙丁差点以为他爷爷虐待儿童呢。
2.
小玲是我自小非常要好的邻居。虽然我们同龄,她却在父母的安排下早早完成了结婚生子这桩大事。对方是我们前村知根知底的一户人家。双方家长都相当满意。
可就在前年,她告诉我离婚了。男方出轨,净身出户,孩子随她。那一年,她老了许多。每一次我们见面,她说的最多却似乎永远没有答案的话就是:这世上到底有没有一个对她真心的男人?
去年一年,经同学介绍父母安排,小玲相了一次又一次亲,但都没有碰上一个她觉得是真心对她的。我也只能宽慰她,真爱一般靠运气。幸福却像摩天轮,早晚都会轮到你的。
3.
父母上了年纪都爱唠叨。一句话翻来覆去地来回说。大学刚毕业那会,觉得他们天天念经是看我不谈恋爱找对象着急。后来发现,除了那件头等大事以外,任何再小再琐碎的事从早到晚说个五六遍是少的,我只要一接话茬,那一个小时内保准说上四五遍还不带喝水的。
自己到了而立之年才渐渐开窍,话多其实是父母衰老的一种表现。他们得通过表达自己获得存在感和安全感。这在某种程度上跟现代人抱个手机就能沉默半晌是一个意思。前者有话没话来两句,后者有事没事刷几圈。
发现这个天大的秘密之后,老爸唠叨的时候我一般会耐心先听一会,在保证不接话的前提下安静地离开,换老妈过来。反之亦然。
从小到老,情绪一直在发生。小时候我们不懂得排遣,大人的疏导就很重要。限制和抵触情绪,只会造成内在负能量的积压。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的作者尹建莉写到,经常被打骂的孩子,学会了仇恨;经常被批评的孩子,容易变得自卑;经常被限制的孩子,会越来越刻板固执。
后来我把这本书介绍给了表姐。二宝没有因此改掉爱吃糖的习惯,但基本不随意哭闹撒野了。
小玲今年年初报了一个花艺班,朋友圈的状态也从一贯的苦大仇深状切换成了春意盎然的模式。最近一次见面,她说,人不能永远活在过去,勇敢走出阴影才能享受明媚的阳光。
父母过了六十越来越唠叨,我却越来越珍惜跟他们共处被他们唠叨的时光。
都说生活需要仪式感,情绪何尝不是。
记得以前读过这样一则故事,主人公儿时因为爱犬的离世过度悲伤,导致她在成年之后很多年都久久不愿再养宠物。其实在她心里,从来没有给过那只爱犬一个真正告别的仪式,她的悲伤也就从来没有被真正回应过。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一花一木皆有仪式,这是大自然给我们最好的教诲。
喜怒哀乐人之常情。情绪来了,平静地承认坦然去接受。
积极回应当下分解,才能翻身做情绪的主人,才能自主掌控人生的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