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是我带过最差的一届学生!」
「真是一届不如一届啊!」
「你们班是几个班里最差的一个!」
你遇过这样的老师吗?一旦成绩不好,就开始哀叹学生水平下降……不光是老师,一旦业绩不好,企业高层也总觉得这届员工不行啊。
他们为什么总爱这么想?因为一个心理谬误——自利归因偏差(self-serving attribution bias)。
1、什么是自利归因偏差?
自利归因偏差指的是,人们有这样一种倾向:
成功时,归因内部,觉得多半是自己的功劳;失败时,归因外部,甩锅给别人或外界环境。
考试考得好,老师倾向觉得自己教得好;考得差,就开始哀叹:“你们是我带过最差的一届!”
同理,孩子考上好大学,家长觉得,这得归功于我从小教育得好;大学没考上,心想:“你怎么这么不争气!”
为失败找借口,这几乎是我们每个人的本能反应,谁都第一时间觉得这不是我的错啊,是别人或者外界环境的锅。比如小明考高等数学,考得好他可能归因于自己的努力,或者天赋异禀;考得差,可能就觉得,考题太偏、改卷太严或者运气太差啦……
假设小明考得差,搞得心情很郁闷啊,回到寝室他决定打英雄联盟(5V5的游戏)爽一把,于是同样的自利归因偏差又出现了:
- 如果这局输了,小明很可能会想:“靠,这傻逼队友太坑了!”
- 如果这局赢了,小明很可能会想:“哼,要不是老子机智,推了那个塔……”
自利归因偏差还会影响恋爱或婚姻的质量。特别是小情侣吵架或者夫妻间吵架的时候,我们总觉得是对方没事找事,挑起了争吵……
说到这儿,估计有人觉得:“自利归因偏差真是十恶不赦,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克服它!”
且慢,自利归因偏差其实既有坏处也有好处,让很多人没想到的是,好处不仅有,而且是巨大的好处。
2、好处
①进化意义上好处巨大,节约了大量能量
把失败归因于外部环境,而不是归因于自己,就不用大幅改动信念,那为什么我们都不愿改变自己脑中的认知呢?
因为大脑天生懒惰。
要知道,成人的大脑占体重的2%,却消耗了身体20%的能量!正因为耗能极高,大脑才总想着「偷懒」,能不改变认知就不改变认知,节约了大量能量,这对吃上顿没下顿的原始人的生存来说,至关重要。
而原始人大脑的这一特征,延续至今。
②维护了自尊,不会因为失败而一蹶不振
想想看,如果每次失败,你都觉得锅全部在自己身上,长此以往则会严重打击自尊心。
有研究表明,自利归因偏差还能帮我们免受抑郁、释放压力、缓解焦虑,不会因为几次失败就一蹶不振。
“赢球的球队将成功归因于一些稳定的原因,而输球的球队则讲他们的失败归因于诸如意外、倒霉之类的不稳定原因。这种偏差可能有利(至少在短期内),因为它可以保证输球的球队避免受到挫折的心理伤害,坚持下去,面对一连串的打击继续比赛。”——阿伦森《社会性动物》
注意加粗的那句话:这种偏差可能有利(至少在短期内)。也就是说,自利归因偏差的好处是有局限的,在失败后的短期内有好处,但长期来看,如果总是过度地自利归因,则会阻碍你的成长,是个陷阱……
3、坏处
知乎用户@刘飞在一篇回答里,说了段经历,公司婉拒了一位面试互联网产品经理的小伙子,小伙子很精神也有主见,只是没有做过成功产品:
“我们婉拒的理由不是「没有做过成功产品」,而是我们觉得他心态有些问题。
在他的视角里,对这段经历的描述是这样的:
我的产品设计很完善了,可惜没上线
我的老板不靠谱
我所在的环境不好
我的出身(学历)不好
问题在哪?他认为这一切都是外在条件的错。只要项目上线,或者老板靠谱一些,或者环境好一些,或者背景再好些......就会没问题了。”
这个小伙子的心态出了什么问题?且看下文。
①面对一次又一次的失败,甩锅给外界,外界都需要改进而自己不需要。
后果便是,龟缩在自己的舒适区,失去一个又一个从失败中汲取经验,进而成长的机会……
失败的第一时间觉得这不是我的错,这是我们的本能,但成长是件长期的事儿,很多人在纠结「到底是谁的错?」中浪费了时间,正确的做法是去想「经历了这次失败,我可以做出哪些改进?」。
②我们很容易意识到别人的自利归因偏差,却又觉得自己是客观的,看不到自己的偏差。
就像《亲密关系》里提到的:
“如果发生了婚外情,人们往往认为自己的风流韵事不过是无伤大雅的逢场作戏,但确认为对方同样的出轨行为伤风败俗、令人痛彻心扉。”——罗兰·米勒《亲密关系》
有句毒鸡汤怎么说来着,有些人总以圣人的标准要求别人,以贱人的标准要求自己。这话虽然过分,但又有几分道理,人人都会犯自利归因偏差,有的人开始反思自己可以改进的地方,步步精进;有的人却拼了命地甩锅,步步沉沦……
前者认识了自己的不足,后者却只看见了别人的弊病。
这让我想起了成语“目不见睫”的典故:
楚庄王曾想攻打越国,因为觉得越国军队软弱、政治混乱,庄子规劝了他,说道:"智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
智慧就像眼睛,能看到百步外的东西却看不到自己的睫毛。
所以古人才说: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看得见自身的不足,才是真正的明智啊。
➤写在最后的话
上篇文章我讲了基本归因偏差动不动拿人品说事的人,错在哪?—一个心理陷阱,本文讲的是自利归因偏差,归因理论系列的第二篇文章啦,这个系列我大概会参考七八本书和一些论文,最后我会写份书单~
最后,推荐本文的参考书目之一《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不论你想影响别人,还是说服自己,若想掌握一整套“影响力”的工具,真心推荐你读一读。
我是靳小凡,大四工科男,以心理学为指导,读书为路径,最终目标是成长(点击可关注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