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与马克思》是一部治愈系的电影,它没有炫目的视觉特效、没有英雄主义渲染,只是用粘土的人物造型,一帧一帧拍摄的手法,讲述了一个平凡却动人的故事:
一个孤独自卑的小女孩和一个自闭症的中年大叔,因一封书信成为笔友,在长达20多年的友谊里相互倾诉相互陪伴。
人生而孤独,走向彼岸是一段漫长而孤独的旅途。遇到一个懂你的人,是件多么幸运的事情。
电影的色彩很单调,暖褐色的墨尔本和黑白灰纽约,正是玛丽和马克思分别生活着的两个不同的世界。他们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都喜欢noble动画,爱吃巧克力;性格怪异而没有朋友,玛丽因为额头褐色的胎记而被人欺负,马克思自闭终日同他幻想的朋友和金鱼相伴;他们都渴望爱,渴望朋友。正是这些同病相怜的感受,让他们的灵魂产生共鸣,跨越了年龄和地域,成为了最了解彼此的人。
他们通过信件相互了解,倾诉着生活中的烦恼,讨论着对社会、友情、爱情、性以及精神世界的看法。一切在生活中的孤立不被理解,都在彼此的信中寻找到了安慰和鼓励。这样的友谊如此美好,他们通过彼此看到了世界中美好的一面,两个人的友谊升温,在生命的孤独中相隔万里互相拥抱。
但是,“每个人的人生就是一条很长的人行道,有的很整洁,而有的象我一样,有裂缝香蕉皮和烟头……”
如同每个成年人一样,马克思的世界也有一座高高的心墙,自我保护,逃避曾经的伤害。
当玛丽问“你有被戏弄过么?”,“你有过爱么?做过爱么?”马克思就如同被击碎一般,嘴巴像被订书器钉上一般说不出话,以为牢不可破的心墙被玛丽的纯真推到。小女孩一句句天真的疑问一层层揭开马克思的伤疤,让他不得不去面对那些已经被深埋的痛苦。那些记忆中受过的伤害像浪潮般一层一层涌来,几乎要把马克思吞没。
玛丽渴望理解,渴望爱情,渴望一切美好,在生命中勇敢地闯却一次次被爱所伤,她给马克思写信说“我知道爱情让我痛苦不堪所有我不想尝试了,我想爱情并不是为我而准备的”。在失去了父母,失去了爱人后,她想离开这个残酷的冰冷世界。最终,却是马克思的原谅挽救了她,给了她力量和信心,开始新的生活。
马克思最后说:“我原谅你是因为你不是完人,你并不是完美无暇而我也是,人无完人,即便是那些在门外乱扔杂物的人,我年轻时想变成任何一个人除了自己,伯纳德哈斯豪夫医生说如果我在一个孤岛上,那么我就要适应一个人生活,只有椰子和我,他说我必须要接受我自己,我的缺点和我的全部,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缺点,它们也是我们的一部分然而我们必须适应它们,然而我们能选择我们的朋友,我很高兴选择了你。每个人的人生就是一条很长的人行道,有的很整洁,而有的像我一样,有裂缝香蕉皮和烟头,你的人行道象我一样,但是没有我的这么多裂缝。有朝一日,希望你我的人行道会相交在一起,到时候我们可以分享一罐炼乳。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你是我唯一的朋友。”
在这20年的时光里,两个人的友谊早已经是如同灵魂伴侣的存在,超越了玛丽所拥有的一切爱情甚至亲情。
影片最后的镜头,多年以后,玛丽终于有勇气来找马克思,但马克思已经在窗前的沙发上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他似乎知道玛丽总有一天会来,把这么多年的信件贴满了墙壁屋顶,那一刻,玛丽泪流满面。原来,她终其一生都在寻找的爱和理解,一直都在默默地陪伴着她。
每个人都不同,才有这缤纷的世界,但是在孤独中的我们总会自卑怯懦。年轻时,我们想变成任何一个人除了自己。朋友就是喜欢你,带你发现更好自己的那个人。被误解被伤害,我也会选择原谅你。
我理解你,所以总会原谅你,如同原谅我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