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百度地图导航也费了一番周折的找到后坂的教学点,孩子们早早的到齐了,有两个非常熟悉的面孔,原来是参加上期浦下班的蔡欣灵和杨付涵。
杨付涵见到我的第一面就说:老师,又是你呀?
我说:是呀,难道不欢迎吗?
“欢迎!”付涵涩涩的笑着。
“是不是又要写作文呀?”欣林颇天真的说到。
两个孩子已经很熟悉我的教学风格了。
让孩子们坐好,签到,自我介绍的时间里,我也做好了设备安装与上课状态的准备。
通过相互的自我介绍迅速拉近与第一次见面的孩子的距离,我通过孩子的爱好一一加深对他们的印象。
发现爱好与一个孩子的性格有着紧密的联系,甚至性别的不同也会出现不同的便好。女孩子们大都喜欢画画、舞蹈、唱歌和钢琴,男孩子们大多喜欢游戏、溜冰、游泳等竞技强的活动,两个孩子的还好最为特别,一个喜欢作文,在现在的孩子中确实少见,想必今天一定有不错的表现;一个竟然说喜欢垃圾,意外的回答引起全班的笑声。我当然要以赏识的眼观来看待每个孩子,马上予以圆场到:在台湾,垃圾叫乐色,已经发展为一个叫乐色美学的课程,把大量的垃圾变废为宝,所以即使是喜欢垃圾也一样大有出息。
与孩子们做了足够的互动,开始进入作文课的主题:抢橡皮。
这是作文课中比较经典的一节游戏课,它的教学特点是通过切割、定型的教学方式,解决孩子无素材可写的难题,同时教会孩子们学会观察的角度与方法,并且明白如何把收集好的材料整理成篇。
结合孩子们思维跳跃的特点,作文课的目的就是学会把节奏放慢,然后把这种放慢的过程表述出来。
总有几个特别爱发言的孩子,欣林与付涵也在其列,这算是他们参加过作文班的最大收获了。
课堂上爱踊跃发言的孩子,写的作文都不会差到哪里。
第一个环节,孩子们表述抢橡皮的过程紧张、刺激、激动、害怕,除此之外再难有生动的语言,如果都这样写,那又是一个个千篇一律的作文,我继续追问,如何表达这种紧张的心情呢?
郑艳希受到启发马上说:心情就像是坐过山车一样紧张,何雨斌形容自己的紧张就像见到鬼一样。尽管鬼肯定是没见到啦,但是不是比刚才更生动了呢?
尽量让自己的表达有画面感,这就要求用生动可感受的语言表达出来。
第二个环节描述对手,大家似乎找到了一点方法,比第一环节进步多了。有的说,我感受到对方的心跳;有的说身边感觉在晃动,原来是对手的脚在打抖,观察到并把它她说出来,这是写作练习关键的一步。
两次的暂停把孩子们的胃口调到了嗓子眼。
“老师,快开始吧!”
“老师,不能再喊停了!”
“老师,我的心脏受不了呀!”
看到孩子们都有了情绪,我知道第三环节必须来真的了。
“好,大家准备好了没有!”“老师,我们早就准备好了!”
“把橡皮放在大家都觉得公平的位置上,双手交叉放在胸前。。。”
“一——二——右手!”
只听见在桌面上发出不同的声响,有的迅速做出反应,抢到了橡皮;有的迟钝了一下才反应过来,橡皮早已成为别人的掌中之物了,要想逆转,只能观察对方是否出错手了。
在本应最热烈的场面反而平静下来,也许是几次的喊停让大家的应激反应不在那么强烈,但总有几个积极主动者抢占了先机。
在游戏的过程,让孩子随时表达和记录自己的心理,观察到的画面,想象到的结果。这些就是一篇作文最重要的素材,因为完全是自己的行动与想法,一可以避免文章的空洞,而可以避免文章的雷同。
尽量让孩子用最真实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总是欣喜于一些孩子奇思妙想的展现,这样也是作文课最有魅力的地方。
这就是我课堂上的启发式七步教学法
1.思考主题;
2.演练或者想象;
3.切割(抓典型)记录想法;
4.重点描写引导,丰富骨架;
5.搭建作文思维框;
6.整理成文;
7.现场作品鉴赏。
如果再配上课后的阅读和《金眼睛百字习作》的课后练习,作文对于孩子们来说,真的如同呼吸般的自然。
下午的浦下班,继续带来《抢橡皮》的游戏课,结合上午课程的做了一些课程紧凑度的改进,确实效果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