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并不了不起,了不起的是彼此之间的差异。今天笑来老师又给了我一个分析问题的角度,学会用比例来衡量差异。
比如,成绩好也不一定过上好生活。同样被表述出来的“不一定”实际上却不一定相同,那八成的概率也是“不一定”,两成的概率还是“不一定”,八成的概率明显不同于两成的概率。又如,我和你同样有存款10万元,要完成50万的存款目标,但我1年只能存5万,你1年却可存10万,理想情况下,我要8年后才能达成目标,而你4年便可达成目标,看起来我们的起点是一样的,但存钱能力有差异,结果也截然不同。
学会用比例来衡量差异之前,要先接受差异。“找借口”,是我们开启“自我保护机制”,防备自己“心理奔溃”的一个常用手段,比如看到别人长得漂亮苗条,便为自己受不了减肥的苦,安慰自己“追求骨感是现代的一种病态,过个10年可能又崇善以肥为美了”,于是便“心安理得”地再吃蛋糕甜品。而这种逃避的“鸵鸟策略”是看不到苗条与肥胖的差异的。所以,要看到差异,必须先把头从泥土中抬起来。
其次,要用比例来计算差异。比如,从可以挑选衣服的角度来计算苗条与肥胖的差异。身材苗条,随便进一个店铺便可挑选衣服,但是肥胖却不一定,10家店铺可能有3-4家有合适的码数,那6-7家可以挑选的机会便是你们的差距了。明确了6-7家的店是差距,那便可以按照自己目前可以忍受的减肥程度和能力,来计算多长的时间可以把这个差距弥补起来。
最后,要用行动来缩短差异。既然可以忍受的减肥程度确定了 ,那便可以按照自己的能力制定一份减肥计划。而要做的,就是管住嘴,迈出腿,每天坚持把一个个小目标、小计划完成。或许坚持一段时间,你的韧性和能力就会增加,那又可调整计划,加大练习量,以减少缩短差异的时间。
一有感于《尊重资本量级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