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头条号
对于我们这些只关心睡觉和口粮的凡人来说:
只关心科技和未来的凯文·凯利大叔简直是神一般的存在。
《必然》是凯文·凯利观察·反思·展望三部曲
继《失控》和《科技想要什么》之后的收官之作。
而在新书《必然》里:
凯文·凯利全面介绍了科技这个新物种的基因特征、所思所想、行为规则和未来走向。
在《必然》的描述中,未来是霍洛思(Holos)的世界。
所谓霍洛思,是全体人类,计算机,手机,各种可穿戴设备,各种智能设备,各种传感器靠着网络紧密连接起来的世界。
而如今正是这个时代的开端,这种紧密的联系开始有了一定的雏形,一个巨变的时代开始形成,而这个时代的开端就是凯文·凯利所说的形成(being)。
凯文·凯利在《必然》中,总结了自己几十年来对于科技的观察和分析,介绍了在未来30年里的科技力量发展的必然趋势,并一一对这些力量做出了预测。
他给我们指出了科技这个物种在未来不断变迁的12条道路:
形成:
机器将会更新自己,随时间慢慢改变自己的功能。
知化:
把人工智能置入普通事物之中才能带来真正的颠覆。
流动:
想要在全新的领域中成功,就要掌握新出现的流动性。
屏读:
屏幕无处不在,持续扩展人类的阅读量和写作量,世界上所有的书籍终将由互联的词语和理念连接起来。
使用:
对事物的使用比占有变得更为重要。
共享:
将从未被共享过的东西进行共享,或者以一种新的方式来共享,是事物增值最可靠的方式。未来30年最大的财富会出现在这一领域。
过滤:
内容扩张得越多,就更需要过滤以便使得注意力聚焦。注意力流到哪里,金钱就跟到哪里。
重混:
对已有的事物重新排列和再利用,未来30年最重要的文化产品和最有影响力的媒介将是重混现象发生最频繁的地方。
互动:
未来所有的设备都需要互动,如果有什么东西不能实现互动,它就会被当作“坏掉”了。
追踪:
自我追踪的范畴将涵盖人类的整个生活。
提问:
答案变得廉价,而问题将变得更有价值。提问比回答更有力量。
开始:
这个新物种已经开始了,当然,也仅仅是个开始。
在这里,凯文·凯利把科技比喻成一个新物种,并结合自己几十年来的观察分析,帮我们理解科技这种生物的演化过程;并参与到科技的生命形态以及进程当中,而这就是巨大的财富。
当整本《必然》看完,我们很难想象凯文·凯利是站在怎样的生命维度来俯视我们这些凡人;不过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在凯文·凯利这位人生导师的引导下:怎么驯化科技这头怪兽。
就拿2016年之间引爆互联网的事件来说:
1、papi酱的逆袭之路并非偶然——重混
仔细分析papi酱将每一期的内容不难发现,这个集才华和美貌于一身的女子所吐糟的内容并没有太大的创新,甚至还有多少年前的老段子。
但是papi酱却用自己“流于表面”的演技重新串联所有内容,让观众看得过瘾的时候,不知不觉就产生了共鸣。
2、罗辑思维合体papi酱招标会——共享
罗辑思维和papi酱的合作,按照罗振宇的话来说,这并不是一次预谋已久的事件营销,这只是脑洞碰撞下产生的火花。
罗振宇用俄罗斯套娃的方式解释了papi酱广告标王的核心价值所在;一种全新的玩法确定了广告标王的成与败。
3、视频成为互联网又一个风口——流动
从《逻辑思维》、《晓松奇谈》、以及爱奇艺搜狐等平台的自制剧,不难看出视频内容的春天来了,由此也就解释了IP大热的缘由。
《papi酱》、《谷阿莫》、《鬼吹灯》、《万万没想到》等都是在这一阵春风的借力下飞上了风口。
4、罗辑思维+ 晓松奇谈的成功——过滤
罗辑思维的死磕、以及晓松奇谈的远方系列倒是站在观众的角度,以他们朋友的方式组织归纳核心要点串联,不至于让内容变得空洞无趣。
他们用口述、又或者是聊天的模式把书籍历史故事化,接着又用语音或者是视频的格式进行包装;给到观众的永远是主观性、故事性以及修饰后产物。
而另一方面,如果我们把视线撤回到近几天刷爆朋友圈的事件“和颐酒店女子遇袭”这个话题上;
1、如果监控设备、又或者是当事人手机具有形成/知化/互动/追踪中任何一种功用的话,事件或许还未开始,就已被被控制。
2、而如果如果能通过互动来与当事人、或者社会大众实时互动的话,发布会也不会如此失败,互联网上谴责一片。
3、如果当事人弯弯衣服或其它部位装有可以互动/追踪黑科技的话;一切想必是另一种结果。
其实不管我们的关注点落在哪里?
我们都必须要承认:
这就是一个屏读时代。
我们的信息来源更多的会是诸如手机之类的电子产品,传统纸媒正在经历“转型”或者“死亡”的剧痛。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握科技发展(用户习惯)的趋势做出:
价值过滤、迭代重混、易于共享、能够流动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