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是一个很宽泛的话题,若对知识缺乏一个明确的认知,我们会走许多弯路,甚至得出“知识无用”这样极不负责任的结论。
说实话,我曾一度认可读书无用论,特别是作为学霸,考上重点大学的我在乡村里只是当一个没什么作为的代课老师时。但隐隐的,又觉得这种说法不对,最后只能否定自己,推崇读书是有用。这样的推崇里,或多或少有些迷惘,有些不情不愿。
直到今天阅读了作者对于知识层次的划分,我才明白自己错在哪里。
作者把知识分为了四个层次:信息知识→加工知识→体系知识→智慧。
作为学霸,我的信息知识基础是毋庸置疑的,甚至加工知识也不少,但是我以往的学习也止步于此。
从加工知识到体系知识并不容易,但比不容易更可怕的是我们根本没有明确的目标把自己学过的知识体系化。
隐隐约约记得高中的时候是想把每一科目的知识点用自己的话梳理一遍的,但繁重的课业,以及碎片化的学习时间,让我几经努力,却不得不停止这个大工程。后来到了大学,与高中的课程大不相同,也渐渐淡了那种心思。
但如今想来,却是误了十年的学习。据说中国人每年平均只读五本书,而我敢毫不夸口地说,我每年至少读十本书。但我并没有觉得我的日子红火多少。平淡如水的日子,书只是一种陪伴,而读书无用论也在慢慢啃噬这颗本就不够坚强的心。
如今才知,是我自己下错了功夫,怪不得收效甚微。
于是针对对知识的重新认识,我决定改变自己的阅读方针。
在阅读之前,我要先明确阅读目标。我的目标是学习新技能?还是抚慰心灵?还是时间精力管理?还是新思想?(如果知识能够有明确的分类就好了,这样我们在挑选书籍时目标也更清晰)
确定目标后,先选一套入门书籍,确定学习的知识体系。结构化学习理论我还是很认可的。我们的学习要先有一个框架,然后在框架内不断增添新鲜的血肉。
有了框架后,就可以作为我们挑选信息知识的标准,将信息知识进行加工,得到加工知识,把加工后的知识融入体系知识中,对体系知识进行分析整理,得到智慧。
简单的步骤,但操作起来并不容易。但至少明白自己错在哪里,知道自己的努力方向不是,这也是一个小小的进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