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科学发展到今天,神经科学家已经能够运用现有的先进技术将人大脑的神经元进行量化统计,大量的实验显示,人脑神经元的数量在860亿到1000亿之间。很惊人的数字吧!达尔文在进化论中提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漫长的物种进化史中,没有老虎的力量与速度,没有大象那样庞大的身躯,没有雄鹰般可以翱翔的翅膀,人类之所以能进阶到食物链的顶端,就是因为这颗1.5KG的大脑。
一、电脑VS人脑
2016年索尔克研究所的一项研究表明,我们的大脑能储存至少1PB的信息,也就是100万GB。100万GB的大脑似乎也会在生活中遇到种种感觉到比较吃力的事情,有实验就证实人的大脑在1秒内能处理的信息是5万GB,相比于运行内存在4GB手机,凭直觉来讲我们的大脑能处理的好像还比不上运行内存是4GB的智能手机。这又是为什么呢?
提到“电脑”这个词语,大多数人会想到“程序”“代码”“软件”“硬件”这些词语,也会想到战胜李世石的阿法狗,显然人工智能在某些方面已经打败了人脑。我个人觉得这是一个值得庆幸的事情,因为人类在智力的进化上已经找到了一个体外的突破口。人类几千年所创造的文化如大海一般浩瀚,我们不知道知识太多了,还好我们有电脑和WIFI,一个非常强大的知识库,供我们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就电脑本身来讲,如果运行的程序较多的话,那么也会拖慢电脑的运行速度。人,这样一个高级的物种,之所以能够跨越千年没有消失在食物链中,那是因为你活着的每一秒,大脑运行了8大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对,没错,维持生命的8个后台。在你的意识窗口是感觉不到运行这些后台的程序,(除了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外)甚至你都不用主动去开启这些程序,它们就能自动运行,就好似一个更高级的生物安装在我们大脑里的的一样。当然,我们主意识还是建立在神经系统中的大脑皮层之上。所以与电脑相比,人类可能在运算能力上差之千里,但是我们人脑所执行的程序远远超出了电脑的负载。
二、那么860亿个神经元是如何感应处理内心与外界的信息呢?
约翰·葛瑞德(John Grinder)与 理察·班德勒(Richard Bandler )在1970年创立了神经语言程序学NLP,主要是透过人的行为来探究大脑内部的结构程序,N(neuro)指神经系统,人通过视、听、味、触、嗅来感知世界,世界的模样也就是这五种感觉所叠加在脑中所形成的镜像。语言 (Linguistic)包括三个方面:
1、与外界沟通语言 与之对应的大脑区域有4个
运动性语言中枢 执行说话功能
听觉性语言中枢 执行有声语言的理解
书写性语言中枢 执行写字绘画的功能
视觉性语言中枢 执行阅读功能
2、内在沟通语言 想象、思考、感受快乐与痛苦
3、无声的语言 言行举止 表情 动作 神态
P代表程序 是指我们接受外部信息,处理信息与作出反应的一连串的在大脑所形成的具有结构和方向的神经通路。程序员用代码来编写程序,大脑的程序则是由个人经历及生活背景所产生的观念组成,即信念。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种不同的个人经历和生活背景,产生了一千种不同的价值观念,也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三、优化大脑里的程序
还记得初次上讲台介绍自己时的那种紧张吗?这种情绪每个人都感受过,身体发抖,话到嘴边变得结结巴巴的,台下那么多双眼睛看着你,你心里发慌。
内心恐惧什么,言行举止也就按照大脑设定的程序去执行。哈利波特里面有一段剧情是这样的:恐惧箱里蹦出每个人内心最害怕的东西,魔法学徒们面对恐惧,学习咒语,施展魔法对抗恐惧。在现实中,我们没有这样的魔法,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我们的信念,来解除恐惧这一套程序。
心理学大师埃利斯创建了ABC情绪管理法,他强调了一个人的情绪反应并不是真正由触发事件(A)来决定,而是由他的信念所主导。偏执的情绪必然对应着一个偏执的信念。被贴上无理取闹标签的人似乎觉得很冤枉,因为他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信念是错的。
情绪解读:
灰心丧气时是因为你自己在考虑事情结局时丢失了希望的选项。
万分痛苦时是因为你认为自己是一个柔柔弱弱的受害者,经不起大风大浪。
这样看来,一方面有些程序对于我们是一个负担,占据了大脑的内存,产生了对自我不利的反应,另一方面,我们做事有时候感到力不从心是因为少了一些利己的程序。
所以减掉负担程序,增加解决问题的程序,这样的两个措施,在进行大脑内存的优化处理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