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故事为原创虚构,以老一辈口述故事为基础编写,如有雷同,皆属巧合。
《一》
1931年,侵华日军借机发动九一八事变,东北地区全部沦陷。而不久之后,便触探到山西长关村这片易守难攻的土地。一场掠夺游戏在这里悄悄布局,等待着爆发的时机。
然而,还活在清政府官员与地主压榨下的百姓却未能嗅到不详气息,死气沉沉的过着平常该过的生活。他们连吃饱饭都指不定指望谁,哪里还管的着南蛮人来不来的事儿。反正张嘴就可能被监工打死,还不如和那些牲口一样啥也不叫唤。除了娘们儿的卧房,唯一热闹的地方可能就是买卖人的长关街道了。
老爷少爷们吩咐下去点农后,大多就闲散在街道的茶话楼里图乐子了,那些个唱曲儿的,拉戏的,谈买卖的,私下里赌点钱,抱个漂亮女人的事都在这四方大院里做得到。况且连高官都喜欢这里,买卖人,地主老爷还不是乐着往这里砸钱。长关街道上开的也不是普通店铺,都是为了卖给外商走西口,探水地的好玩意。
村里的地主娘们熬不住,也常常约出来瞧瞧街上的这些好玩意,顺便探探别家的家底,盘算着给自家姑娘,小子觅个好婆家。三五成群,叽叽喳喳的,攀比这,攀比那,乱的人心烦。
:哎,你们听说了吗?胡地主家的娘们生了。
:不是说怀不上了吗?咋滴又生了一个。
:他家老大,老二不都是小子吗?想再生个闺女,听说专门找了大夫和算命先生,还真别说真生了个闺女。
:厉害了,那算命先生哪找的,让他也给俺孩算算呗。
:我还听说啊,那先生是从太行山的仙道里出来的,不得了喽,只给有缘的人算卦。
:看来这闺女不一般呐。
:可不是,我得赶紧给我家锁柱把这娃娃亲定了。
:咦,想的美,人家娃娃还那么小,配你儿子,快快算了吧,别丢人败兴了。
:谁丢人了,走走走,咱们看看这娃去,我就不信了就我和她娘的关系还谈不下这门亲事。
:走就走,瞧你能耐的。于是一波人又叽叽喳喳的赶到了胡四书的大院。
:胡家娘们儿,我们来看你了。听说你生了个女娃,好福气啊。
出门迎来的是胡家的奶娘,连带着胡家老爷都是她一手带大的,说话声儿似个男人,心思却是极其的缜密细致,打的一手好算盘,自家的闺女嫁给了与胡四书交好的买卖人不愁吃穿,儿子也直接在胡家手下管理店铺,一双儿女拜托为奴的命运全靠她一人打点。
:哎呦,瞧瞧这都是些谁,我家奶奶和闺女好福气哟。
:成奶娘就你会说话,我们这不也是来沾沾你家奶奶的福气来了么?怎么样她高兴坏了吧。
:可不是,抱着就不撒手,这不正喂奶呢么,走走走,进去瞧瞧这闺女。
专心喂奶的李妮听着踢踏的脚步声,不用猜都知道是谁们来了,赶紧细致的安抚好自家闺女,免得被这群娘们的大嗓门吓哭。
李妮出了名的块头大,比她家老汉胡四书都要高出半头。样貌也是活脱脱的美人,可怜的是没娘,打小就跟着她爹忙生意,她爹也把自家闺女当儿子养,体力大,饭量也大,平时闲来还爱看个古文,听听先生讲书,算算账本,也算是长关街口有名的能人。偏偏到了谋亲这事儿上,却再也占不上便宜。各村的姑姨都嫌弃她没娘,还比男人有能耐,深怕到时候娶进门欺负了自家人。还传了很多谣,说李妮不能生养,阳刚气太重,克夫。
好好的姑娘家到了十九快满二了都没人上门提亲。她爹也急,这姑娘虽说养的刚硬了些,但也是个细致人,可不能这么让他们毁了孩子名声。
这之后啊,她爹便找上了胡四书,胡四书念过两年学堂,身上多多少少带着些油墨味,是一方地主家的庶子,虽说身份不如嫡出的尊贵,也没两把刷子,但安静乖顺。他家姑娘也爱看书,这两人磨合磨合兴许能凑个伴儿。
待嫁的李妮自然明白爹爹的心意,也没说什么就嫁到了胡家。她爹倒也豪气,直接送了一个大院,两个店铺。加上胡四书作为胡家子孙分到的二十亩田,直接就升到了地主家的级别,羡煞了不少人家。
李妮也好生伺候着这公子哥,不想待生意人般待他。自嫁入这胡家,李妮也认了这婆家,悉心管理着店铺,吩咐奶娘打点下人务农,资产也步步提升。
过了两年,胡四书便和李妮生育了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