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社交恐惧症,我甚至不知道怎么跟父母交流。每次给他们打电话,有事说事,说完了也就完了,关心的话不敢说,害羞说不出口,见面了也只是安静的陪伴,很少有跟父母特别亲近的时候。面对朋友和同事,曾经也是尽量避免见面,就尽量不见面。害怕表达,害怕说错话,像自己脸上有什么不干净的东西似的,害怕对方回应的时候自己太窘迫。与人沟通交往,是一种煎熬。
想过很多很多的方法,希望能够提升这方面的能力,比如做自己不擅长但需要多与人沟通的销售工作,比如阅读,以为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多了,或者进入脑子的文字多了,就总会有进步。到最后发现,基本是徒劳,还让自己更加的认清了自己的不足,发生了很多自己不想发生的,窘迫的事。导致自己更不愿意沟通交流了。
这么多年下来,虽然并没有完全改变,但或多或少,比之前的自己,变好了许多。这种改变,离不来源于做不顺手的工作,也不来源于阅读。而是另外两个方面。
第一个给我带来巨大进步的是交对朋友。一个从不嫌弃我话少并且愿意带着我说话喜欢约我见面干自己喜欢的事都朋友。她给了我愿意说出自己心里话的勇气。从最开始认识她时,我每发一条消息都要深思正确不正确,合适不合适,到我可以不顾及太多,想到什么,先敢于说出口,即使害怕说错了惹人笑话,也点击发送键再说。她也愿意经常的约我,做大家感兴趣的事,吃饭,逛咖啡馆,拍照,逛街。我从有什么活动要么跟着老公参加,一个人的话大部分时候我就找理由不参加,到慢慢的越来越愿意参加大家约的活动。敢于表达,敢于走出去,是一个良好的开始。
另一个特别有用的事就是去旅行。拓宽眼界,看看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旅途中会有各种各样的收获,短暂遇见各种各样的人,走出去了,眼界广了,性格也渐渐开朗,面对他人的勇气就更多。
再一个就是在各种圈子里去经历。17年到现在,换工作,换圈子。总是在适应新的环境,面对不同的人。做错了很多事,吃了不少亏,奔溃过,也就这样熬过来了,并且还要一直熬下去,更真实的是,其实这才是人生常态。这个过程,就是在不断认识自我,突破自我的过程。很多思考得来的,也在反复推翻反复建立中,慢慢行程自我的一套体系。充分认识到自己曾经的弱项,可能只是自己没别人努力,没别人勇敢。我所以为的别人比自己强的能力,或许也是别人在背后付出百倍时间与精力得来的。如果自己只是在害怕,在退缩,那在觉得别人天赋异禀的同时,首先问问自己努力得够不够。
现在自己或许还是属于社交恐惧症的一类,但是跟之前的比,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不想做的事,不会一开始就退缩。勇敢的走出去了,通常或多或少都有收获。做成一件不擅长的事情,很有成就感。而人的长久的愉悦感,最终不是来自物资,而是来自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