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一颗璀璨的明珠。
《西厢记》到底有多好?
《红楼梦》里数次提到。第十九回的回目叫“情切切良宵花解语,意绵绵静日玉生香”改编自《西厢记》里的一句唱词“娇羞花解语,温柔玉有香”。第二十三回就更直白了,回目直接是“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这一回里,宝玉对黛玉说:“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黛玉听后不觉带腮连耳通红,登时竖起两道似蹙非蹙眉,瞪了两只似睁非睁眼,桃腮带怒,薄面含嗔,指着宝玉道:“你这该死的胡说!好好的把这淫词艳曲弄了来,说这些混账话欺负我!”为什么黛玉由羞转怒?因为宝玉将自己比作了张生,将黛玉比作了莺莺。张生和莺莺可是没经过父母之命、媒妁之约而私成好事的。黛玉对宝玉说:“原来也是个银样蜡枪头”,还有黛玉暗忖的“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都出自《西厢记》。
《金瓶梅》里提到过。第三十七回《冯妈妈说嫁韩爱姐 西门庆包占王六儿》,西门庆去王六儿屋里,你看王六二家里是如何装饰的,“正面纸窗门儿厢的炕床,挂着四扇各样颜色绫剪帖的张生遇莺莺蜂花香的吊屏儿”,这也暗示了王六二是个不安分的主儿和随后和西门庆的奸情。其他回目中扮《西厢记》、点《西厢记》,酒令中提到《西厢记》,不胜枚举。
连《檀香刑》这么残忍的小说里都提到了《西厢记》。眉娘进衙会钱丁那一回,眉娘爬树跳墙时内心独白:不学那崔莺莺待月西厢,却如那张君瑞深夜跳墙。君瑞跳墙会莺莺,眉娘跳墙探情郎。不知十年八载后,谁来编演俺这反西厢。
《西厢记》到底好在哪里?
一、人物经典
张生和莺莺:历史上著名的鸾凤同俦,堪比梁山伯与祝英台、贾宝玉与林黛玉、侯方域与李香君。
红娘:那就是下了凡的月老,成了媒人的代名词。红娘月中来,赤绳足底系。
崔老夫人:严厉父母们艺术形象的经典浓缩。家教甚严,节操凛冰霜,怕女孩儿春心荡,怪黄莺儿作对,怨粉蝶儿成双。女婿儿媳不如意,便要棒打鸳鸯。
二、文词优美
作者毫端蕴秀,读者口齿噙香。
昭明太子在《昭明文选》的序中提到“若夫椎轮为大辂之始,大辂宁有椎轮之质?增冰为积水所成,积水曾微增冰之凛。何哉?盖踵其事而增华,变其本而加厉。物既有之,文亦宜然”,意思是“椎轮这种简陋的车子是帝王乘坐的大辂的原始模样,但大辂看起来比椎轮华贵。冰是水凝结而成的,但水并没有冰的寒冷。为什么呢?大概是由于椎轮上增加了文饰才成为大辂,改变了水的本质让它成为了冰,才更加寒冷。事物既然有这种现象,文章也应当如此”。文章并不是简单的堆砌文字,和绘画、雕刻是一样的,需要不停的琢磨、修饰。
看现在的一些网络文学,我可以看得飞快,纯讲故事,怪力乱神随便入,故事让人眼花缭乱,文字上苍白无力,我对此类文学毫无兴趣。甚至看余华、莫言的小说,也一样,故事是个好故事,但文采不够。
木心说喜欢手抄《牡丹亭》,抄起来有快感。我认为手抄《西厢记》,快感一样会很强。
三、故事曲折
从寺中偶遇到夜香联诗,从飞虎夺莺到书信退兵,从将成好事到崔母反悔,从书笺传情到莺莺变卦,从红娘探病到春宵一刻,从私情败露到崔母立约,从离别取仕到金榜题名,从草桥夜梦到泪湿书信,从郑恒逼婚到终成好事。
情节跌宕起伏,让读者和张生一样,在相遇、相知、相思、相恋、相离、相聚的过程中,时忧时喜。
四、情感细腻
张生邂逅莺莺时,张生什么感觉?张生那是灵魂出窍,视莺莺如仙女下凡。“你道是河中开府相公家,我道是南海水月观音现。”“饿眼将望穿,馋口涎空咽,空著我透骨髓相思病染,怎当她临去秋波那一转。休道是小生,便是铁石人也意惹情牵”。
张生搭讪红娘,得知崔府管教甚严,莺莺难近,什么感觉?“心怀悒怏,把一天愁都撮在眉尖上。”“你撇下半天风韵,我拾得万种思量”。
张生退兵后,崔母在酒席上著莺莺做妹妹拜张生做哥哥,你看张生什么反应?话也不会说了,酒也喝不下了,座位如生刺般,坐也坐不住了。“谁承望月底西厢,变做了梦里南柯。”想死的心都有了,“可怜刺股悬梁志,险作离乡背井魂”。
尤其是张生高中后,寄信给莺莺那一折,你看莺莺是如何看信的?“我这里开时和泪开,他那里修时和泪修,多管阁著笔尖儿未写早泪先流,寄来的书泪点儿兀自有。我将这新痕把旧痕湮透,正是一重愁翻作两重愁。”一个悔教夫婿觅封侯,一个一日归心十二时。不禁让人感叹:万古情缘一样愁!
其他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
最后以剧末一句唱词作结:永老无别离,万古常完聚,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