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书《高维度思考法》之7
之前针对擅长发现问题的蝈蝈和擅长解决问题的蚂蚁的思路、价值观及行为的结构做出了分析。
作为解决问题之上游的“发现问题”,应该如何进行呢?答案是,应该着眼于“奇点”。这里所说的奇点,是指“反常识的新事象”。两种思路对于这类事象的反应各不相同,由此即可对未来做出两种不同预测,从而得到新的创意。
“以两种思路看待奇点”是发现问题的重要视角。蚂蚁和蝈蝈,无论哪一方的视角都会产生问题,而要想认识到问题的存在,就不能用“是蚂蚁还是蝈蝈”这样的二选一论,而是要从上位进行观察,认识到“存在两个视角”,正如前文所述,问题多源自“事实和解释的乖离”。下面我们就来思考发现问题的具体方法。
“奇点”是如何产生、进化的
“奇点”指无法以常识测度的、与平均事象严重脱节的所谓“不正常的事象”“古怪的行为”或其主体,即“怪人”(数学中的“奇点”别有所指,这里仅将其定义为一般意义上的词语)。尤其是随着时代和技术的变化,“新出现的特殊事象”成了“奇点”的主要来源。
在“枪打出头鸟”的日本社会,新出现的特殊事象或怪人多被大众以否定的态度予以排除。然而不管人类作何反应,当世间发生变化时,这样的“奇点”就会出现并成长,很多时候甚至会迅速发展成为“主流”。
也就是说,“奇点”其实装满了未来创新的种子。这种关系到未来的事象,在英语里被称为Weak Signal,是暗示未来的“小征兆”。如何尽早着眼于此,使之变为机会,便是关键所在。
奇点是产生和进化的过程一般化表现如下图所示。横轴标示了随时间变化的奇点的定位,纵轴按抽象度从低到高的顺序分类为个别事象→“名字”→框架→已经成为体系的理论。
以技术或顾客需求等环境变化为背景,奇点起初是作为罕见的特殊事象,即所谓的“突然变异”开始出现的,然后数量慢慢增多,在世间引发热议的同时有了“名字”,比如日本的“草食系男子”“剩女”等。此外,例如“游牧工作者”等“新人类”的表达方式,也完成了同样的进化过程。
比如互联网或杂志的报道素材,最初只不过是一小部分特殊事象,直到有了名字,才渐渐作为常见的存在而被人们认识到。
通常,这些事象在出现当时尚未得到世人的肯定,并往往成为揶揄的对象。那些遭到年长者的白眼,受到“现在的年轻人可真是……”之类评价的年轻一代的言行,可以说就处于这一阶段。
等到这些事象继续进化,被“一流企业或名人”提及,或是成为热门商品,得到世人的广泛认知,作为先进事例被介绍的时候,就会得到大众的肯定。然后,随着这些事象成为书籍的主题,或是得到体系化的阐释并且其中的一部分被整理成理论,它们就会“横向展开”,扩展至同样用途的咨询对象。
然后再继续进化,先进事例不断积累,经过学者的实证研究和理论化,成为“具备重现性的体系的理论”。不过到了这个阶段,最初的“奇点”已经变为不折不扣的“主流”,创意本身因失去新意而发生衰退。
而且在这一时期,由于下个“突然变异”的发生,又会有新的奇点开始出现,先前的常识遭到怀疑,如此循环往复。
这里应该注意一个要点,并非所有最初的奇点都会发展至下一阶段。能够发展至下一阶段并“成为主流”的奇点,只占全体的一小部分。
蚂蚁和蝈蝈对待奇点的不同反应
这里的目的是通过奇点充实创意,以实现问题的发现和定义,但蚂蚁型和蝈蝈型对待奇点的反应是完全不同的。
一言以蔽之,“蚂蚁型”的反应是对新变化持否定看法,试图对其进行“规制”“管理”“禁止”。世间大部分的人都是这样的反应。
“蝈蝈型”的反应则是对新动向采取中立或肯定的立场,觉得“以后这股动向也许会成为主流”。正如前文已经分析过的,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通过既有的固定解释去看待事实”的蚂蚁的思路与“按照原样看待事实以思考新解释”的蝈蝈的思路的区别。这里也受到“解释>事实”和“事实>解释”的不同的影响。
这些差异主要可看作是权力阶层和革新者的视角的差异,即遵循旧有结构提升实绩的“有产者”,和向其发起挑战、试图开辟新世界的“无产者”这两种视角的差异。二者对待“奇点”的不同反应的对比如下图:
蚂蚁型的思维是“志在存量的、封闭的、内向的思维”,蝈蝈型的思维则是“志在流量的、开放的、外向的思维”。这两种思维差异的起因如下图:
从形象上说,蚂蚁是“墙内和墙本身处在同一水平线上的视角”,蝈蝈是“从墙的上方俯瞰全局的视角”。这里所说的“墙”,是已构筑的“业界”“组织”,偶尔可以是“规则”,总之是权力阶层需要守护的对象。
权力阶层vs.革新者
按照蚂蚁的思路,首先会用习以为常的价值观,例如“常识”和“非常识”等来判断世间事象的善恶。正因为蚂蚁有着明确区分墙内墙外的思维,所以会采取“守势”,把奇点视为“墙外”异物而彻底排除。相对地,按照蝈蝈的思路,只有改变现有的(业界或产品的)墙壁本身,才能应对今后存在增加可能的奇点,所以蝈蝈会从“有必要改变墙的位置或方向”这一认识问题的角度入手。无论如何,蝈蝈都不会否定正对面的奇点,而是会秉持“有需求即合理”的视角。
对那些已在现有世界确立地位的权力阶层,根本的大前提是“守护自己的立场”,所以必然不得不从“提供者的视角”出发,对于新需求的出现也只能采取“不同于既有购买模式的顾客是错误的”的立场。与之相对,革新者认为“既然需求有变,就有必要改变结构本身(墙的存在方式)”,所以会从纯粹的用户视角出发,“破坏墙壁”或“重建新墙”。换言之,二者之间就是“试图改变对方”与“主动改变自己”的区别。
权力阶层即便能在短期内将奇点压制为“特殊需求”,如果顾客需求货真价实,从提供者的立场就很难阻止其增加,所以从长期来看,抢占先机的革新者很可能更具优势。
例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于去实体店确认实物后,上网查找售价最便宜的网店进行网购。针对这一“展厅现象(Showrooming)”问题,也存在两种完全不同的见解。
一种是实体店方的看法,认为顾客这样做,自己便根本卖不出货。他们所想到的对策,是根据如何减少这样的顾客、让更多的顾客在实体店购物的思维,即尝试通过诉求于只有实体店才能提供的附加价值(交钱就能立刻拿回家,或是能享受到详细的商品介绍……),减少只看不买的顾客。也就是说,他们会从最大限度地活用“现有”店铺或员工的思路入手。
而另一种思路,则是从用户只看不买的趋势中嗅出“哪怕便宜一分钱也好”“但想看到实物”等“无法在一个地方同时得到满足”的需求,然后设法构建忠实满足顾客需求的新结构。例如,在互联网上利用AR(扩增实境)、3D技术等手段,思考“能否在IT世界里确认实物”,或是“在实体店里准备‘展厅’,然后进行厂家直销的模式能否成立”。
然而正如前文所述,并非所有的奇点都会增多并成为主流,能够成长为主流的奇点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但这种情况下的冲击力会非常大)。
也就是说,权力阶层会着力应对基本确定会发生的与既有业界的冲突,而革新者会把赌注押在那些尽管发生的可能性不大,可一旦“突变”就会具备巨大潜力的所谓“高风险高回报”的事象上。就思路而言,权力阶层是基于决定论的思维方式(一切都要获胜),革新者则是基于概率论的思维方式(夹杂着一定程度的失败)。这就是二者的区别。
意识到这两种思维方式后,在观察一个事象的时候,若能从两种视角加以思考,创意就会倍增。这就好比在脑中想象自己扮演两个角色。
新创意大多来自外向的“开放体系”,但我们可以像“普通人会这样想(内向),那我反而要考虑到另一面(外向)”一样,从两种完全不同的视角去观察世界,这样就如下图一样拓宽思维,从两种视角看待奇点:
针对新动向,短期内会发生来自权力阶层的“禁止”“管理”等变化,而从长期看,一旦新动向成为主流,新的结构或商品就会流行起来。
革新者会尽早着眼于奇点,以肯定的态度加以理解,想象其成为主流后的样子,站在长期的视角,通过投资或施策抢得先手。与之相对,权力阶层见到这样的动向,会先从“那样的东西不是主流”这样的否定态度入手。先是否定、规制、禁止,然后花时间慎重地判断,直到真的发现开花结果时,才会采取对策,如下图:
这里应该关注的另一个要点是,按照“内向的封闭思维”,当奇点在某个时刻变成主流的一瞬间,人们的反应会从否定骤变为肯定。至于转变的时机,可以是“被业界的领先企业采用”或“开始被名人使用”,等等。
用来思考“奇点”的框架和练习题
如果观察我们身边的“奇点”,通过启动两种思路,就能对短期和长期的未来做出预测。
一般来说,人们出于过去的经验或现在的工作内容,会形成有失偏颇的事物观(多是“内向的封闭体系”的思维)。因此,对完全相反的两种视角有所意识,就有可能通过“两倍”于此前的视角来思考创意。同时,例如当今的业界领袖(内向的封闭思维类型),就能对身为挑战者的革新者的想法做出预测,从而制定对策。
下面列举现阶段被否定理解的“新动向=奇点”。
希望大家能够尝试从“两种视角”出发,思考今后的“对策”,把握短期和长期的商机。
·在工作中使用SNS的员工正在增多
·边走路边玩智能手机的人正在增多
如果发现身边有这样的事象,或是在网络、报纸上看见这样的报道,不妨按照图3-26的框架进行思考,肯定能发现新的视角或创意。关键就是要时刻从“两种视角”进行思考,如下图:
奇点发现法——着眼于“禁止”“其他”
那么,怎样才能在实际的日常生活中发现奇点呢?
着眼于“禁止”,就是奇点发现法的一个例子。如前文所述,新需求往往会被既有结构予以否定,表现为“禁止”的形式。也就是说,某种新需求要以前所未有的方法开始应对,而旧有结构无法处理,所以会被禁止。
例如,我们能在有些餐厅里见到“禁止学习”的标示。
从“禁止”一词中一定能感觉到“两种需求”,一种是“希望禁止方”的需求,另一种是“被禁止方”的需求。
首先,“希望禁止方”的短期需求会成为创造相应规制、管理工具或结构的商机。此外,从作为“另一种视角”的“容许者”的角度来说,这样的状况必然引发“正在增多的需求未被满足”这一信号。就算禁止,只要存在需求,就会以其他形式显现出来,倒不如抢得先手,自然就能扩大商机。
另一个着眼点的例子,是各种分类中的“其他”这一要素。某种分类完成时,未进入既有分类的事项将被统一归入“其他”。换言之,就是“无法分类的事物”。所谓分类,指的是根据现今已知的事物观进行思考,而奇点的候补就隐藏在那些无法分类,即不得不归入“其他”分类的事物当中。
“其他”通常可称为无法妥善分类的累赘的集合,若是成为无法说明的奇点,就可以认为其中沉睡着充实创意的绝佳素材。例如在填写调查问卷时,如果填入“其他”分类中的事项增多,很多时候就是在理解世间的新动向。
填写职业时,许多新型职业无法分类,只能写在“其他”一栏里。这样的事项就能成为奇点的候补。再比如顾客问卷调查的结果等,也无法记入既有的分类,只能归入“其他”。被归入“其他”的意见,才是不受限于旧有框架的意见,其中或许就隐藏着作为预测未来的“奇点”的提示。
如上阐述了通过关注奇点来发现新问题,同时从两种视角、以短期和长期两方面来预测未来,并将其用作革新契机的手法。通过自主意识到用以发现问题的“解释的无知”,就能定义新问题。这里的发现问题的触发器也是以“无知、未知”作为关键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