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放牛班的春天》里的男声合唱,即使在观影一年之后,仍然在脑海里回荡。
斑驳的青墙里传来了一段歌声,没有乐器伴奏,我甚至听不懂它的法语歌词,却让人感动到哭。
故事发生在1949年的法国乡村,主人公克莱门特·马修是一位才华横溢、却无处施展的音乐家。迫不得已的他去了一所名叫“池塘之底”的男子管教寄宿学校做代课老师。
这所学校里住着许多传统意义上的问题孩子,调皮捣蛋、胡作非为是他们的日常写照。
马修一踏进学校,就遇到了手臂上缝了十针的前任代课老师和眼睛血流不止的神父。第一次见面,就有学生当面地喊他“秃头”,并让他滑倒在讲台上。
学校的院长一直视体罚为唯一的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冷酷高压管制,犹如放牛般不讲人情。孩子一犯错就会被拉耳朵关禁闭。
马修不忍惩罚孩子。他让孩子们写下自己的梦想,他让犯错的孩子将功补过,他用善意的谎言容忍了孩子们的调皮捣蛋。
然而,这群桀骜不驯的学生不仅没有接受他的好意,反而撬开了锁,偷了马修皮包里的乐谱。
马修没有想到的是,故事的转折就发生在这些乐谱之上。
一个个跳跃的音符引起了孩子们的无限遐想,被遗忘许久的曲子在记忆里重组。回到宿舍,他们哼起了小调。
孩子们的歌声吸引了马修的注意。他们虽然缺乏基本的技巧而且跑调唱不好,但是,他们爱唱。
于是,马修组建了一个合唱团,自己谱曲,以孩子们的心声为歌词,对他们一一试音,然后从零开始耐心地教他们。
孩子们跟着马修的指挥,认真学起了唱歌。他们的歌声让马修获得了源源不断的灵感,不断谱写出一首首新歌。
但是,马修的合唱团,并非一帆风顺。
在这一群孩子当中,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名叫莫翰奇。他是单亲家庭孩子,内心敏感,自卑而孤傲。
他表面对马修的合唱团不屑一顾,却常常在深夜独自违规潜入教室歌唱。他的歌声,宛如天籁,极具穿透力,让人心灵一颤。
无意间,他的歌声被马修听到了。“他的嗓子是个奇迹,预示着一种异乎寻常的音色”。
马修没有因为莫翰奇的违规关他禁闭,而是让他加入合唱团当独唱以此作为惩罚。
莫翰奇的音乐天赋因为马修的悉心指导而发挥得淋漓尽致。马修的合唱团因为莫翰奇的独唱而变得更富感染力。
然而,当马修和莫翰奇的母亲坐在操场上交谈时,恼羞成怒的莫翰却奇将一瓶墨汁砸向了马修。
马修惩罚了莫翰奇,去掉他在合唱团的独唱部分。但是,在给公爵夫人表演的当天,马修的手指向了倚柱黯然神伤的莫翰奇。
随着马修的指挥,莫翰奇高歌而起。茫然若失的眼神瞬间充满了希望。马修读懂了他的骄傲、喜悦和感激。这一切都源于最初善意的惩罚。
高压的惩罚制度禁锢了孩子们的梦想和希望,他们用冷漠隐藏自己的孤独,用调皮捣蛋隐藏自己的无助。马修的音乐温暖了他们,让他们忘记痛苦和迷茫,回归到最初的纯良本性。
孩子们的生活慢慢发生了改变,他们笑得多了,爱课外运动了。他们在课堂上唱,在宿舍里唱。他们全然投入的唱,满脸幸福的唱。他们唱出了自己,唱出了希望。
一场火灾打破了合唱团的平静。马修因为偷偷带孩子们出校郊游,让他们躲过了火灾。但是,院长却对马修的“玩忽职守”很不满。他辞退了马修,命令其离开,并且不准其见孩子们。
傍晚,没有一个孩子违规出来送他。
马修拎着行李走向校门。这时,从高墙里传来了孩子们的合唱声。窗前一只只幼小的手在向他挥别,一只一只告别的纸飞机从窗口飞落下来。
马修笑了。他的宽容唤醒了孩子们内心的善意,重塑了他们的灵魂。他的音乐引导孩子们认可自己,激起了他们对生活的希望。
马修了无遗憾地走出了校门,同时实现了一个孩子的希望——他带走了那个每周六都会抱着布娃娃,站在校门口等待爸爸来接的孤儿贝比诺。
马修“池塘之底”的经历,记载在影片最初的日记本里。50年后,贝比诺将这本陈旧的日记本送给了著名的指挥家莫翰奇。童年的一幕幕回忆浮出了记忆的水面,马修的希望再次回到了莫翰奇的音乐世界里。
这是一个阳光温馨的故事。
一群身处“池塘之底”的学生,一位心善宽容的音乐老师。
一段纯净的歌声,涤荡内心的阴冷,他们在阳光下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