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大四的中秋节第二天,懒洋洋地在家睡了一顿奢侈的懒觉。心里有点堵。觉得生活又开始朝着优点黏糊糊的状态过了,这比忙碌焦虑更让人不安。
不知道想到哪个节点的时候,突然想起了青山七惠的这本小书。第一次看时觉得剧情发展太缓慢了,还到处都是日本作家特有的那种慢条斯理的短句式描述,但看完还是觉得满心欢喜,说不出为什么。睡到11点半的回笼觉让人觉得好像两三天都不会缺觉了,拿起这本书就这样自然而然地又读了一次。通常,百分之九十的几率下,我都不会重新读一本书,或者是看一本书,无论我有多么喜欢那部作品。中间吃午饭,把妈妈昨晚特意留下的冬菇嫩鸡、辣味酱酸虾和一小碗红糙米隔水蒸热,还有酸萝卜鸭汤,自己炒了半个苦瓜。
第二次读这本书时,第一个发现,是当时似乎还和女主人公同岁的自己,现在竟然已经比她大两岁了。两年前读时大概还只是觉得,作者竟然把一个这么平凡的女孩波澜不惊的生活写得还是这么平淡,而我看完了居然还挺开心,丝毫也不觉得浪费了时间,读一个在我眼里看太过普通甚至带些loser色彩的女孩的一年的故事。这真是不可思议啊。第二次阅读后,我觉得书会那么出人意外得好看,还是因为作家有着准确又细腻的独特视角。如果我们身边住着这样一个女孩,即使我们知道她这一年多来的生活细节,大概也无法体会到看这样一本描述她的小书时,所感受到的有趣和共鸣。我们专注在自己和周围一个狭窄小圈子里的生活,关注着将至未至的有一个既定期待的未来方向。我们无暇去体验别人普通的日子里,有怎样珍贵的成长体验和心理活动。这当然不能怪我们。但感谢有这样的书替我们平行时空里的大脑,娓娓道来了这一切我们有可能忽略的事情。
关于这本书的时代背景和作家想带出的价值,在豆瓣简介里也有更简洁清晰的介绍。“飞特族”至少在我的城市,我的国家,没有这样的社会趋势,因此我们也不需要以及也没机会去体验这些年轻人所做的抉择。但读好书能够带给我们一个感官世界上的丰富体验,让我们不需要付出亲身体验的代价,也能透过一个好的作家的笔触,和我们自身的想象力,去享受的故事里人的遭遇和感受。
奢侈的睡觉和读书时间结束了~ 要开始追赶to-do-list进度了。我做不来知寿那些年轻人的事,不会觉得有工作做人就很满足,只要有在劳动就可以了,至少目前,我一定要做些事,是投资率高的、真的有价值的、以及让未来的我可以做更多喜欢的事的,缺一不可。吟子说的那句话我印象很深刻,“这是因为年轻的时候大家都拼命地伸出手想要什么,到了我这个岁数,想伸手要的越来越少了。” 但是如果到了七十一岁,我希望自己是真心想伸手要的越来越少,因为由衷地觉得满足自在;而不是有能力要的越来越少,所以不得不减少伸手要的次数。
p.s. 昨天罗胖推送的文章里,有李翔的一篇文章《最好的礼物是一个真诚的建议》,李翔说对他而言,“节日和礼物都像是稀缺年代思维习惯的延续”。这么一看,还真有这样一层感受呢。好像过去常常听人唏嘘今年的某某节日变质了,不再那么传统了走心了,太商业化形式化了。拜托那是因为有越来越多的人真的“不需要”节日了呀,遵守一些习俗过节对他们而言,已经是够给节日面子的事了,居然还想着要走心,这算是没能看清事物本质么。昨天顺便问了两个台湾朋友,性格性别完全不一样,只是之前都是在国际学校上学。女生说晚上会待在家里和妈妈发呆(台湾人),不吃月饼,另外一个也说,不,不吃月饼,我要学习。可能相对而言,国际学生会反而对别的国家的节日更充满新鲜感吧,韩国室友和同层的另一个德国女孩的计划似乎听上去就更像过节。但中国学生都在赶回家啊。我也不知道节日在现在这个社会到底有什么趋势了, 说实话也没有兴趣去做问卷分析。
嗯,我自己呢,既贪恋节日的那一点特别的温暖,和一些想问候某些人时更合情合理的理由,又想避免那些不得不打断计划、让自己重头再来的干扰。要真有这样的节日,我会更开心的说出”xxx节快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