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曹操是否曾以进献宝刀为名,行刺杀董卓之事?
事实上正史并未载录此事。参《三国志·武帝纪》载,“卓表太祖为骁骑校尉,欲与计事。太祖乃变易姓名,间行东归。”并未提及行刺之事。
而王沈在《魏书》中提及了曹操东归的理由,即「太祖以卓终必覆败,遂不就拜,逃归乡里。」换言之,起因是董卓拉拢曹操,但曹操并不看好董卓,故而选择逃归。
曹操并未行献刀行刺之举,而《三国演义》有意编纂献刀之情节目的有三:
其一,让主角曹操提前登场。因为如果严格参照史实,三国前期曹操并不突出。
其二,彰显曹操的奸雄本色。即使是袁绍,在离行之前尚且敢与董卓仗剑对峙,曹操如果依照历史所述,就此默默无闻的悄然离去,主角的个性无法凸显,情节亦略显单调乏味。
其三,为王允除董卓做铺垫。渲染王允一心汉室,以掩盖真相前之矛盾。
然则献刀行刺虽是子虚乌有,却也并非空穴来风。
历史亦有曹操行刺的相关记载。东晋孙盛的《异同杂语》就曾云,“太祖尝私入中常侍张让室,让觉之;乃舞手戟于庭,逾垣而出。才武绝人,莫之能害。”
即曹操尝行刺张让,或许《演义》行刺之灵感来源于此。
不过《异同杂语》之说辞如果真实,则需满足两个条件:
其一,张让并未居住在省中,曹操能够「舞手戟于庭」,说明事情发生的地点并非皇宫。
《宦官传》载,‘宦官得志,无所惮畏,并起第宅,拟则宫室。’又《何进传》有云,‘太后乃恐,悉罢中常侍小黄门,使还里舍。’即中常侍在宫外拥有私人宅邸,如此条件一成立。
其二,曹操之举,并非真正意义之行刺,否则张让又岂会不予深究。
曹操年少时,任侠放荡,不治行业,飞鹰走狗,游荡无度,故如果曹操常有类似之举,即并非真正意义的行刺;抑或两家之间有所交情,因曹操祖父曹腾之关系,曹家与张让或有往来。
如此张让方才有所退让,对曹操冒犯之举,并未予以深究。
二、曹操是否在途经中牟县时,曾被陈宫所擒?
《三国志·武帝纪》中载,“出关,过中牟,为亭长所疑,执诣县,邑中或窃识之,为请得解。”即曹操回乡是被亭长所擒,押送至县内,因县中有人识得曹操,方才得解。
其中并未提及中牟县令,亦未指明那中牟县令是否陈宫。
至于县中之人是谁,文中并未提及,不过《魏晋世语》则有云:“中牟疑是亡人,见拘于县。时掾亦已被卓书;唯功曹心知是太祖,以世方乱,不宜拘天下雄鉨,因白令释之。”
即提出是县内功曹,认出了曹操的身份,将其释放。不过仍未提及中牟县令是何人也。
那么,这位中牟县令究竟是否会是陈宫?
《鱼氏典略》中载,“陈宫,东郡人也,及天下乱,始随太祖。”文中所言「天下乱」极为关键,时间应在关东联军讨伐董卓之后。
其一,参《武帝纪》中载,“初平二年(191),黑山贼于毒、白绕、眭固等,十馀万众略魏郡、东郡,王肱不能御,太祖引兵入东郡,击白绕于濮阳,破之。袁绍因表太祖为东郡太守,治东武阳。”
陈宫是东郡人,故曹操初平二年为东郡太守时,陈宫始随曹操,合乎情理。
其二,文中所言「天下乱」绝非指黄巾之乱。
因为黄巾之乱虽是盛世浩大,波及甚广。但亦仅是昙花一现,此时的天下诸侯割据之态未显,尚未达到天下纷乱的程度。反而是董卓废立少帝,对于天下的冲击尤盛于黄巾之乱。
且「及天下乱」即黄巾之乱爆发之时,此时的曹操拜骑都尉,奉命讨颍川贼。
此时即开始择主,对于士族出身的陈宫而言,时间过于提前。故而在曹操东逃回乡之时,即中平六年(189),陈宫尚未追随曹操,二者不可能出现交集,陈宫亦不会是中牟县令。
三、曹操是否杀害吕伯奢,并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首先,《魏书》中载,“从数骑过故人成皋吕伯奢;伯奢不在,其子与宾客共劫太祖,取马及物,太祖手刃击杀数人。”答案是没有,且曹操击杀其子及其宾客,是因为其抢夺财物在先。
《魏书》所言或是偏向曹操,却并未否认杀人之事,不过明言「伯奢不在」。
但南怀瑾大师曾言,“正史的人物是真的,地点是真的,但发生的事并不一定是真的。野史、小说,人物地点可能是假的,事往往却是真的。”
故对于此事,尚需对比一下其他野史之说法。
《世语》中载,“太祖过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备宾主礼。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图己,手剑夜杀八人而去。”而《世语》亦延续了《魏书》之说辞,即「伯奢出行」。
不同的是,曹操是因疑心而「夜杀八人」。
但其实整个故事是经不起推敲的,曹操东归的起因是不愿归附董卓,而非刺杀董卓。
董卓即使心有不快,下令搜捕,亦仅此而已。从中牟县功曹,以及其他官员的态度即可判断。故又非生死攸关,言曹操因疑心而屠故人全家,即使是正常人亦不会如此盲目。
以此观之,假如确有此事,《魏书》所言反而更加可信一些。
如此《孙盛杂记》载,“太祖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之。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遂行。”则更加不可信。
首先,后人如何知晓曹操当时所云,此言更像是孙盛臆想出来渲染氛围的。
其次,此句本义是「难道只有我对不起别人,便无人对不起我吗」,重点亦是「凄怆」二字,旨在渲染曹操此时的懊悔、愧疚,以及大错铸成,无法挽回时的聊以安慰。
而「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则是后世不断演义而来,二者之意天冠地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