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行走而言,大地越扁越好。就是十个平原连在一起,也不算过分。最好是把山脉集中在一起。那堆放在高端的云彩和星星,不是我之急需。我要的是平。具象的平。抽象的平。公开。公正。公平。适合于行走,辽阔平缓,无边无际。
但我生在了燕山。燕山之高,高于屋顶。燕山之老,老于尘埃。燕山起伏不定,从来不曾平坦。没有镜子,像湖泊躺在地上,收复旋转的天空。
对于人生而言,起伏来自于命运。我不能谈这些,因我说不出其中的秘密。我不能置现实于不顾,虚妄地企盼奇迹。人生不可能是平的。国家也是如此。
燕山以外,也不过如此。我已走出了燕山。我之行走,没有目的,盲从地跟着前人。前人也是如此。那从尽头返回的人曾这样问我:世界如此坎坷。是不能,还是不可能?
我读大解的《平》
大解,诗人,写散文跟写诗一样特别。他的《非诗》40篇文章都有诗一样的语言,但是作者的题目《非诗》。如果说这些短文,是诗,但是它没有诗歌的分行,如果说它是散文,但是它有浓浓的诗味道。简短而隽永,说诗是诗,说散文是散文,这是怎样一种文体。
有人说,文体不重要,重要的是描写,是叙述,是作者的角度和思考。的确是这样,每篇短文,容量颇丰,非常厚重。单拿《平》篇来说,只有四个短短的小段落,310字。却将“平”阐述的那么清晰,从高山景物到人生,展开思维的河流引发追问和联想,对个人、对人生、对国家。
开篇从行走引出,接触的自然是大地,很自然从大地的扁继而到平。一个“对于”,让人们一点悬念没有的被吸引,因为每个人都可以行走,只是大家对行走的认知未必都相同,但是大家都能理解这个词汇。什么样的平,作者继续解读,不止作者,相信生活在世间的每个人,都在行走的过程中,喜欢平,愿意平顺的走下去,人生也平平顺顺,没有风险。就如作者所说,要的是“具象的平、抽象的平””、“公开公平公正“直接回答了所有人的提问,什么“平”,无非就是生活里的公开公平公正。只是作者没有明确表达,用行走在引发出,这样的“平”。“适合行走,辽阔平缓,无边无际。”世人都喜欢平顺的生活,如意的一切,平展地让人有“无边无际的幸福展望和期许”,“堆放在高端的云彩和星星”暗喻人生的荣誉及高不可攀的声名,由此人生行走的“平”, 是作者想要的,那太高太虚无太明亮的不可实现的云彩和星星,都不如这辽阔无边际的平,来的更加具体和真实,这也间接反映了作者的人生观和对某些事物的看法。
第二段从作者所处生活方式引发,一个但字转折,燕山,是诗人存在的世界感,燕山之老,之高,高于屋顶,很写实,而老于尘埃,则就充满诗意。“没有镜子,像湖泊躺在地上,收复旋转的天空。”一个想象的世界开始,比喻的手法在这里变得更加生动,一个躺字,鲜活的拟人化,如何收复,让人无端猜疑,这也是作者的高明之处。
第三段继而从人生处开始,“对于人生而言,起伏来自命运。”把“平”成功运用到人生的联想,得到结论“人生不可能是平的。”但是中间作者的回答,却是一个诗人的回答,“我不能置现实不顾,虚妄地企盼奇迹。”这样的文字,给人细节的冲撞感。
第四段,尾声从作者的世界到开篇引言的行走,进而追问,“那从尽头返回的人曾这样问我:世界如此坎坷。是不能,还是不可能。”结尾收的耐人回味,是可能,还是不可能,这个问题,并没有要求有明确的答案,只是追问中营造一种氛围和意境,平对于个人命运的解读,对于人生道路的追问,“是不能还是不可能”,这样的意味深长,这样的回味悠悠,相信看过的自然会感慨良久。
对比作者的写作方式和思考方式,不禁对其的写法和文章的漂亮程度叫一声好。短的精彩,短的有味道。这样的短,是一些长文所不具备的。试想自己是否也曾对人生对命运的平顺和坎坷有过追问,只是从来没有如此的精短而又绝妙的回答过?
8 备注:今早开车,特意感受了一下平的辽阔。当在平原行驶时,内心真的期望有无边无际的感觉。或许这也是作者行走对平的真真实感受吧。虽然我是技术超差的女司机,其实我内心还是期待平,愿意平。一直平顺,是我的真实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