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的是鲁迅先生的一篇散文《一件小事》,这篇散文虽然只有一千多字,但是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社会意义。
《一件小事》讲述了作者在路上遇到一个人力车夫撞倒了一个老女人,这名车夫却不顾自己的利益和风险,扶起老女人并送她到巡警分驻所的故事,而且描述了这件事对作者内心的影响。这篇散文的主题是通过一个小事,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沦丧,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敬佩和对自己的反思。
一、故事的社会背景
这篇文章写于1920年7月,当时正值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高潮,中国社会处于动荡和转型的时期,旧的思想和制度已经破产,新的思想和制度还没有建立。社会上充满了黑暗、冷酷、腐败、不公、剥削、压迫等现象,人们的生活困苦艰难,人性也受到了扭曲和腐蚀。作者从乡下跑到京城里六年来,对国家大事没有什么感觉,只是变得愤世嫉俗,更加看不起人。这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失望和无奈,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落后和堕落。
二、人物形象的刻画
这篇文章中有三个主要的人物:作者、车夫和老女人。这三个人物形象的对比,突出了车夫的高大和作者的渺小,也突出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沦丧。
作者是故事的叙述者和亲历者,他代表了当时知识分子的一种心理状态:冷漠、自私、麻木、懦弱。他在路上遇到车夫撞倒老女人的事情时,并没有表现出同情和责任感,反而怪车夫多事,催促他走路。他没有想到老女人可能真的受伤了,也没有想到车夫可能会被讹诈或惩罚。他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和安全,不关心别人的生死和痛苦。他被描述成为了一个缺乏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形象。
车夫是故事中最重要的人物,他代表了当时劳动人民的一种品质:善良、正直、无私、勇敢。他在撞倒老女人后,并没有逃避或推卸责任,反而主动扶起老女人,并送她到巡警分驻所去做检查。他不顾自己的利益和风险,甚至放弃了生意,只为了帮助一个与自己不相识的老女人。他相信老女人说她摔坏了,并没有怀疑她是否在装腔作势。他是一个有良心、有道德、有担当、有同情心的劳动者形象。
老女人是故事中最复杂的人物,她代表了当时社会的一种现象:贫困、无助、欺诈、矛盾。她是一个衣衫破烂、花白头发的老女人,她的形象就显示出她的生活是多么的困苦和艰难。她在马路上突然向车前横截过来,可能是想要讹诈车夫,也可能是想要自杀,也可能是无意的。她说她摔坏了,可能是真的受伤了,也可能是在撒谎,也可能是不知道自己的情况。她是一个可怜、可恨、可悲的社会底层人物形象。
三、文中的象征手法
“小”和“大”等词语。文章中多次用“小”和“大”来形容人物或事情,如“一件小事”、“一大把铜元”、“刹时高大了”、“愈走愈大”、“渐渐的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藏着的‘小’”等,这些词语不仅表达了作者对事物的客观描述,也表达了作者对事物的主观评价。例如,“一件小事”表明这件事在客观上并不重要,但在主观上却有着深刻的意义;“一大把铜元”表明这些钱在客观上并不多,但在主观上却是作者对车夫的感激和尊重;“刹时高大了”、“愈走愈大”、“渐渐的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表明车夫在作者眼中从一个低微的劳动者变成了一个伟大的英雄;“藏着的‘小’”表明作者对自己的自卑和惭愧。
风、灰尘、光等符号。风和灰尘象征着社会的动荡和污浊,光象征着生命和希望。文章开头说“大北风刮得正猛”,说明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冷酷。文章中间说“北风小了,路上浮尘早已刮净”,说明车夫的善举给社会带来了一丝清明和温暖。文章结尾说“风全住了,路上还很静”,说明作者对社会进步有了一些期待和勇气。文章中还多次提到光,如“街灯的光穿窗而入”、“我便是唯一的光”、“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等,说明作者对生活有了一些留恋和关怀,也说明作者对自己有了一些反思和自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