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三晚,我们进行了八年级语文第一次网上测试,八七班参加考试的学生人数56人。本次测试卷满分120分,八七班优秀人数16人,不及格的人数12人。
本次测试卷共三个大题。第一大题:积累与运用(38分)。题型分别考察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对成语的理解能力;对病句的分析能力;对文学常识的积累识记情况;对句子排序的逻辑分析能力;对标点符号的运用能力以及综合性学习,题型多样化,考查全面化。
从学生答题的情况看,部分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不太好,判断失误较多。大部分学生对成语的理解能力较差,对出现的这些成语的意思,或不知道或一知半解,所以做错的特别多。文学常识部分及传统节日方面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学生得分率较高,但仿写句子之类的题型仍是学生的软肋。
通过学生的答题情况可以得知,在停课不停学期间,一方面因为课表排得过于密集,学生没有充足的预习时间和复习时间,所以学习效果不太理想。另一方面学生参与听课的人数不太多,而且听课时部分学生不会听课,不会做笔记,所以听课效果不佳,致使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所以考试时才会判断不准,用时较多,从学生答题卡上涂抹的情况,以及学生提交答题卡的时间可见一斑。
第二大题:现代文阅读(32分)。本题选了两篇文章,第一篇是记叙文,第二篇是说明文。第一篇文章上学期讲过。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答得还可以,少数学生仍然答题格式不规范,不会结合文意来答题,而且堆砌了些相关的答题术语,所以得分为0。
第二篇说明文问题设计并不难,学生也能结合文意回答出说明的方法,及鸟类与植物与人类的关系,但说明方法的作用及具有怎样的关系,学生失分率较多。这说明学生读文章的时候,只关注字面的内容,不会深入地理解文意,这与学生平时学习没有养成“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有关。这也再次给我提了个醒,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能越俎代庖,课堂上一定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交流、讨论的时间。教师一味地满堂灌,只会让学生越学越懒,越来越不想动脑,不会动脑,这一点我一定要切记!切记!
第三大题:作文(50分)。两个话题供选择,1.以“不错过……”为题写一篇文章;2.以“人与自然”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内容紧扣话题,立意正确,思想健康,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从批阅学生作文来看,优秀的习作并不多,仅仅有10来篇。大部分学生选择的是第二个话题,从习作内容上来看,大多写的无外乎是以前的河水、天空、树木……怎样,现在的河水、天空……又都变成了什么样。叙述性的语言特别多,细腻的描写不多,让人读来索然无味。
选择第一个来写的学生,他们又写了已经不知道写过多少遍的内容,什么不错过青春,不错过亲情,不错过友情等等,而且内容空洞,语言优美的竟挑不出几个,当然更谈不上习作立意的深刻了。
通过本次月考,我想以后我教学的重点,仍应放在让学生多阅读,多积累,多动笔上。没有海量的阅读,没有平时的积累,缺乏经常的练笔,想要学好语文,想要考出优异的成绩,简直是天方夜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