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遇到一个朋友,她很烦恼地告诉我,11个月的宝宝因为隔奶,跟她很不亲近。只因婆婆说宝宝隔奶看到妈妈会黏,最好不要让宝宝看到妈妈,到时婆婆白天自己带时哄得更累,于是便把孩子带回了老家。朋友每天都得自己忙里忙外看店和接送大娃,为了婆婆所谓的轻松一点,就妥协了。
再看到宝宝时,已经过了一个月。她心里十分想念,迫不及待地想去抱抱抱,但是宝宝却像看到陌生人似的吓得哭了起来。她心里难受极了,宝宝这是忘记她是妈妈了吗?对她一点都不亲近了。接下来的时间里,因为工作关系,她也只有晚上的时间来接回孩子,重新修复母子关系,孩子依旧黏奶奶,对她不是很亲近。
其实孩子跟谁比较多,就会更亲近那个人,因为经常陪伴在孩子身边的人,能够给孩子最大的安全感。
老一代的人对于她这样的难受,或许会觉得小题大做,嗤之以鼻,认为孩子大了自然知道谁是妈,自然会重新亲近。但他们想不到的是,为了她们照顾上的轻松一点,强制性让孩子和妈妈分开,这对孩子和妈妈的心理,多少会造成一定影响。对孩子的影响多大,我们不可而知,但对于妈妈,在产后抑郁的消解方面是没有半点助力的。
还是那句话,中年人有几个是容易的?上有老下有小,都得靠你。朋友不是不想自己带着孩子,但现实必须得守着店维持生计,所以为了婆婆所谓的轻松,只能妥协。不是没想过坚持把孩子留在身边,但反对的后果呢,很多老人会觉得自己已经如此辛苦,年轻人还诸多要求,极大可能是闹脾气,不帮忙带了,这是多少年轻人不敢想象的。
有想法是可以商量可以磨合,有想法是为了孩子更好,但多少老人都很敏感,总会觉得是别人认为自己做的不好,所以心里很排斥,不愿意去改变。
生活的累,谁又不累呢?是,老人没有义务帮带孩子,但同样,法律上也明确了媳妇没有义务赡养公婆。所以所谓的帮忙,也是情分的积累,十年看婆,十年看媳,婆媳本就是陌生人,是因为老公,更是因为孩子,才把俩人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其实哪有那么多所谓的看不顺眼,是不同观念的冲突碰撞而已,而这时,大家都坚持正确的方法,并为了正确的方法做出改变,就不会有这么多的矛盾。但往往,老人觉得自己经历得多懂得多,不愿意面对新时代的育儿观念,不愿意做出改变,或者心不甘情不愿地接受,再叨叨几句,这样的叨叨,不就是矛盾的导火线了吗?
我的孩子,隔奶时依旧是跟我睡,折腾两三个晚上也就安静了。不是没想过让她跟婆婆睡,不是第二天没有班要上,只是我也觉得婆婆白天带着已经很累,觉得孩子吃不到奶已经很可怜,所以选择不分开。当然,事后婆婆也会说要是分开跟她睡,就不会这样那样,但至少,我的初衷是好的,不是吗?我选择折腾自己,这回老人不累了,可到头来,也没落一句好。
很想说,并不是针对老人什么,是确有其事。如果少那么逞强好胜的一句两句,是不是大家心里都平静了?
生活真的不易,请多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