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第三遍《情人》才有点稍微理顺了,读懂了得感觉。还好不长,不过这么“晦涩”又长的,也很难让人有兴趣吧!看完情人又去翻了一些杜拉斯其他的作品,虽是译作,也看的出来这位作家真的是太不食人间烟火了。说起这本书,它的名气太大,才上高中就记得有同学看过。不过翻过几页就难以提起兴趣,那个年纪还没有对鸡汤厌烦,一天到晚都喜欢一些很热血很忧伤的文艺调子。所以很难对这种需要废脑子的作品感兴趣。如今再读也算是成长吧!
让我有勇气在读这本书除了长大以外,还得多亏王小波先生,因为喜欢王小波的作品,而小波先生对王道乾先生以及杜拉斯这本《情人》的高度赞誉,才让我有了些许兴趣。因为并不长,一天下午就读完了,老实说没看懂。就前面几段的时间点就有,现在,十六岁,二十岁,十七岁,现在,以及童年这么多个时间点混杂一起,根本不知道再说什么。可多度几遍,仔细的读,那些看似漫不经心的凌乱,其实都是精心设计的景色。这种风格确实是杜拉斯,嗯,可以,这很杜拉斯。
大概就是写一个法国殖民者少女和一个中国豪富男子在越南湄公河上相遇,他们一个有财富没地位,一个有地位没财富,他们的关系可说是从各自的需要出发的,这个男人有的是钱,他嫖过很多女人,可是没有嫖过白种女人,而女孩子很需要钱。中国男人的财富和法国少女的种族地位使他们互相视作下等,且又明白彼此的需要,因此内心都觉得耻辱,于是便牢牢抓住各自优越的东西来维持尊严和骄傲,不惜伤害对方,坚持将他们的关系看作一场两相情愿的买卖,而回避了一个成熟男子和情窦初开少女的相互吸引,这是一种纯洁而又淫邪的情欲。其中也并不缺乏对家庭的描述,可怜的母亲,混账的大哥哥,以及与自己同病相怜的小哥哥。大哥哥少时强奸了自己,而一直欺负小哥哥。这种悲惨的童年使得一个花季少女早早的便老了一颗心,从书中对自己衣着的着重描写。才开始看以为是少女最开始懂得打扮自己的小小虚荣心,后来才明白这种“成熟”是不合年龄的,十六岁左右的年龄缺有着成熟女人的装扮,心底都有一个词“婊子”。这种也是对自己与中国男子的相见作出了合理的解释。直到后来在渡船上,她才明白,自己是爱中国男子的,不仅仅是因为钱。
其中那扣人心弦的心理描写,和其中表达出来的强烈感情真的非常吸引人,是一本让你的读多少遍多不能产生乏味的书。
而这本书能在中国传播开来,与王道乾先生的翻译和王小波的推荐分不开的。说起这个翻译,真的要感慨一句“最好的作家都去搞翻译了”。这本书除了原作品本身所表达出了那强烈的感情使人共鸣,还有另外一大精彩,就是韵味。对,华夏文字的韵味,怪我词穷不能表达那种只可意会的“韵味”。我觉得就算懂法文,也一定要读一读王道乾先生的译本。读杜拉斯可以读一本好的小说,而读王道乾更能体会到中国文化独有的魅力,因此我们可以为生为华夏之子而骄傲。
而对于这本小说还是用屌丝的伪文艺感慨一句,
愿你与所有无疾而终的爱情达成和解。
愿所有残缺遗憾的往事在你心中不是阴翳,而是片刻温暖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