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薇说,觉得自己小时候很聪明,可数学老师总是不认可她。有一次,她参加省级奥数比赛,全班只有两个人通过考试入选,一个是她,一个是数学老师的儿子。结果她在奥数比赛中表现突出,获得了名次,而数学老师的儿子没有。她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非常兴奋。
“得知自己获得名次时,很兴奋,带着这样兴奋的心情,感受一下,自己像什么?动物、植物、大自然或物品。”
“像一棵树。”
“什么样的树?”
“在田野里的一棵榆树。”
“这棵树有什么特征?”
“树干不是很粗,树叶挺多的。”
“这棵树周围还有什么?”
“树旁边还有小草,远处还有树林。”
“我观察到你刚刚说出榆树时,右手动了一下。”
“是的。”
中断,聊点别的不相干的事。
“现在闭上眼睛,再次想到那棵树,同时像刚刚一样动一下右手,现在感觉如何?”
“感觉很轻松,很兴奋。”
“好,这是一个很好的资源,我们要把它收好。下次想要提取时,就想到这个画面,同时也可以做出那个动作。”
“你刚刚有提到不被老师认可......”
“是呀,老师不喜欢我,我就跟老师对着干。”
“和老师对着干的你,像什么?动物、植物、大自然或物品。”
“像只刺猬。”
“刺猬多大?”
“这么大。”薇薇做出捧在手心的姿势。
“这只刺猬哪里最吸引你?”
“刺猬的刺好像不是很硬。”说到这里薇薇眼眶湿润,心里有委屈。即使是只刺猬,刺也不太硬。
“刺不太硬,是怕伤到别人吗?”
薇薇哽咽,点头,眼泪哗哗地下来。
“让这只小刺猬去那棵榆树下,待一待,榆树就这样陪着小刺猬。”
同样都是自己的隐喻,有时候隐喻是在自己情绪好的时候产生,这样的隐喻就是正向资源。而有时候隐喻是在自己情绪糟糕的时候产生,这样的隐喻可能是缺乏资源的状态。我们就把缺乏资源的隐喻和拥有正向资源的隐喻放在一起,这也是一种自我疗愈。
球妈曾经写过《是的,我不可理喻,那又怎样?》,提到“并存”技巧。“是的,我有时候不可理喻。”“是的,我有时候也善解人意。”“这两个都是我,我拥有的远比这两者多更多。”
我们也可以同时产生两个隐喻,这两个都是我,我拥有的远比这多更多。让拥有正向资源的自己来陪伴缺乏资源的自己,自己长出的力量,才最有力量。
今天也跟球爸玩隐喻故事的陪伴。
“你有没有一个好的特质?”
“好像没有想到特别的。”
(球爸一直自称,自己不适合玩隐喻。不过没关系,我不会放弃你的。)
“那有没有比较喜欢自己的时刻?”
“当然有咯。”
“那个时候发生了什么?会有一个具体的场景吧?”
“有一次去跟客户提案,在一个500人的大讲堂里,我滔滔不绝地演讲......那个时候,感觉很激昂。”
“那个感觉很激昂的你,像什么?动物、植物、大自然或物品。”
“一匹马。”
“形容一下这匹马。”
“骏马。”
(球爸的犀逗风来捣乱,不理会继续问。)
“再多说一点?”
“一只膘肥体壮,毛色很鲜亮的骏马。”
“这只马有什么特征?”
“腿细细的,很长,有两米长。”
(犀逗风格的马,球爸还展开手臂,比了一个感觉“非常长”的姿势。)
“有没有背景?”
“骏马在大草原上奔腾。”
“周围有声音吗?”
“没有。”
“如果这只马奔腾的感觉,用身体来表达,会什么样的姿势?”
“表达不了。”
(表达不了也不勉强,球妈告诉自己要秉持人本主义的精神。)
“最近有没有心情不好的时候?”
“上次跟你发生争执的时候啊。”
“那个时候自己像什么?”
“像海啸。”
“描述一下海啸的画面。”
“浪打在石头上,水花四溅,天色很暗......”
“这个画面里,有声音吗?”
“有海浪的声音。你到底想问什么?”
(球爸开始不耐烦了,只能草草收场。)
“让骏马跑在海浪边,会发生什么呢?”
......
不用太多思考,到底要做什么,只是产生两个隐喻,就很好。因为我们内在的潜意识会知道,这两个状态的我是不同的我,是可以被区别出来的。而不是一味的让不好的一面,泛化到所有的状态里。
球爸不太愿意和我玩隐喻,我感觉自己没有被尊重。晚上球爸想要改我的文章,我也表现得不太配合。球妈天秤座,一报还一报,现在想想不应该,可当时就是处于缺乏资源的状态啊。
“那个不肯配合球爸的我,像什么?”
“像只乌龟。”
“只能看到一个乌龟壳,脚和头全部缩在龟壳里,乌龟壳硬硬的。”
“我有没有什么正向资源可以陪陪这只乌龟呢?”
我想到,我有个提升自我价值感的隐喻。
“那个时候的我像只松鼠。”
“我像只松鼠因为松鼠很灵动。”
“这只松鼠,在松树上很自在,动作很迅速,甚至目光都来不及捕捉它。不经意间,它出现了,不经意间,它消失了。”
我就派这只灵动的松鼠去陪陪那只缩头乌龟,松鼠在乌龟背上蹭了蹭,说“看看外面,太阳真好”。
乌龟满满的伸出脖子,“原来有阳光。”
好像有松鼠在,乌龟就自在了很多,伸了伸脖子,伸了伸腿。阳光照在乌龟壳上,感觉暖暖的。
松鼠陪着乌龟,我感觉舒服多了,内在更整合了,自己的状态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