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跟从小父母的培养和教育有直接关系。我的母亲是一个极其在意别人眼光的人。甚至连夫妻吵架都不能肆意吵因为怕邻居听到。总得来说是一个为了别人而活的人。因为这样的性格更加助长了父亲的自我和自私。所以在这样两个极端的性格的人的教育下,我的性格出现很多矛盾和变化。小的时候非常自我,甚至一度不想在意任何人的目光,渴望自由。过了30岁开始性格反而渐渐趋向母亲,总是在意别人的看法和眼光。
在意别人的看法和眼光是不是好的呢?
其实没有好不好之说,就像每个人性格不同,但很难说什么性格是好,什么性格是不好。像杰克霍吉书中写到“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我们的思想从何而来,我觉得跟我们从小被培养的模式,所学的知识,认识的人都有关系。我们的思想是否会被他人左右其实就是我们是否在意他人的眼光,是否会为了别人改变自己的行为。
有的时候我们需要在意别人的眼光。比如这次旅行看到在非常漂亮的焦岩圣母像旁边有两个饮料瓶。我想当时扔的人一定感受到了别人异样的目光,但是他选择漠视不去理会。再比如现在中国社会有许多婚内出轨的人,在别人异样的眼光和自我的满足感中他们更注重自己的感受,这些人都是应该在意别人目光的。大多数人的目光有的时候能够代表一个社会道德标准。能够约束人们行为的难道不是只有法律和道德吗?
有的时候我们不需要那么在意别人的目光。有很多人尤其是60年代,70年代的人,他们的人生中有一半是为了别人而活的。比起自己的感受他们更在意的是朋友,同学的看法。无论自己的生活中有多少困境,他们都会选择将自己最光鲜亮丽的一面表现给别人,而把最丑陋不堪的一面表现给家人或最亲近的人,这样不仅不能释放压力,反而会增加家人的压力,造成的情况会使自己更加难受。朋友们的想法和看法也能很轻易的改变和左右他们。人云亦云,三人成虎是他们那代人的特点。80后,90后的人会更加自我一些。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说“千禧一代是最自恋的一代”。已经从自我上升到了自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作为一个未成年人,他是否在意别人的眼光并不重要,因为他的人生观在不断的变化当中,随着越来越成熟,想法越来越多,他们都在变化着。但是作为成年人,尤其是家长们,我们就要更加慎重的体现出自己的人生观,尤其是在孩子的面前。因为家长们是孩子最直接模仿学习的对象,如果家长的人生观特别极端,比如特别自私或者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这样对孩子的影响都不太好。就是因为60后,70后接触的世界太狭窄,对人对事的看法比较极端。造成了80后,90后甚至00后一代的自私自我。
所以我觉得最好的做法就是在法律和社会道德的枷锁下,活出真正的自我,不在意别人的目光。希望大家都能拥有充实,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