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阅读日那天朋友圈读书的人突然多了起来。这几日读书的痕迹又消失的无影无踪。
在快餐文化的时代,阅读,不知不觉已经成为炫耀的资本,虚伪的存在。一些人以阅读和手机游戏相对比,把后者看作堕落和无知。
为什么读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原因,每一种原因都不卑微。
如果阅读让一个人的思想越来越狭隘,反而是书害了人。
詹姆斯·伍德在他的《最接近生活的事物》里说“观察是拯救,是救赎,是把生命从其自身拯救出来”。
作家的观察是由外向内的思考“加工”,然后交由读者阅读,读者的阅读是由内向外的扩展和延伸生活。
不只是一行行文字,还有味道、触感、声音,都值得被阅读。
鼻子如何阅读?
此前无辣不欢、无酸咸不欢,单一口味的饮食习惯渐渐让自己变得“重口”,以至于分辨不出每一种植物本身的气味。
现在却能够在一杯茶内依次通过鼻子、舌头、口腔、喉咙尝出不同的香甜苦涩。
茶,是我阅读气味的方式。喝茶久了,鼻子会越来越敏感。
气味与生活直接相关,每一个生命的味道都是它所有经历集合在一起的表达方式,雨水充沛、阳光充足、花果围绕、鸟兽栖息,每一件事例发生都是决定着气味的尺度。
用鼻子阅读气味,可以知晓一座城市里人们的生活状态,了解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
口腔呢?
如果气味对于鼻子而言是一种观察,味道对于口腔而言便是一种思考,是情感与自然的连接。
南糯山上的茶农对于味道的阅读更加深刻。
他们尝上一口茶就能很快说出茶的产地,阳面阴面,农药或有机,混合或者同一片土地,移栽或原生。
几十年的经历里,他们反复观察考究,在心里浓缩成为一种老道的经验,一本专业的书籍。
如同一本书,味道也有它本身的意义。只不过我们习惯把味道放在物质上进行讨论,往往却忽视了其精神内涵。
帕特里克·聚斯金德在小说《香水》写道:
“气味深入到人们中间,径直到达心脏,在那里把爱慕和鄙视、厌恶和兴致、爱和恨区别开来。谁掌握了气味,谁就掌握了人们的心。”
《诗经》里,提到最多的就是食物:
“思乐泮水,薄采其茆。”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
“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我们读书有时候便是为了追寻这些味道,但在生活里又忽略了这些味道,以至于彻底失去鼻子和口腔的“阅读”能力。
何尝不可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