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生活幸福。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一切为了群众、成果普惠群众、紧紧依靠群众作为基层治理的出发点、落脚点和着力点,不断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成就感。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社情民意,不是汇报材料中的“表格文字”、不是别人描述中的“只言片语”、也不是自己脑海中的“天马行空”,而是要准确把握人民所念、所盼,深入了解百姓所思、所忧,“实打实”地走访调研、“面对面”地听取诉求、“心贴心”地解决问题。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用耳倾听民声、用脚丈量民情、用心感知民生、用行践行民意,把群众的“急愁难盼”转化为自己的“点滴行动”,才是将人民群众“置顶”的具体表现。
办好群众事,在联系服务群众上多用情。“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讲好群众话,在宣传教育群众上多用心。交好群众“心”,在组织凝聚群众上多用力。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不是一句空话,需要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组织领导和政治引领作用,更需要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用情、用心、用力积极践行,真正实现基层治理有“魂”、有序、有力、有效,努力把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能效。
“民生”二字大于天,而如何满足民需、惠及民生,则是一项系统的、重大的工程:厕所革命,让群众拍手称赞;农家书屋建设,正在帮助农民将新思想、新知识运用于生产生活之中;数字乡村建设、网络强国建设,也让科技的“春风”吹进了农家小院;直播带货的新业态也正在改变农村就业形式……如何让惠及民生政策“不迟到”“不早退”,广大党员干部要主动承担起历史重任,关注农民、满足民需、惠及民生,切实为老百姓解决生活困难和发展问题。努力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做到祖国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党员干部在服务在奉献,群众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员干部在行动在带头,真正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理解好、回答好、践行好,才能带领人民走向幸福生活的“星光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