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村庄
“我没有天堂,只有故土”
黄沙梁——一处在地图上无论如何也找不到的一个小点,它没有经纬度,没有街道路牌,它有的只是那沉甸甸的时光,是 那遍地的黄沙,飞扬的尘土,黄了青,青了黄的小麦,在庄稼辛苦洒汗的村民,在地里勤恳干活的驴,在家门口警惕守家的狗,早晨叫人起床的公鸡,还有那些地底下无数也在为生活而拼命奋斗的小虫子们。
不知道作者是怀着怎样一种心情来完成这本书的,从村庄白日的温暖写到黑夜的静谧,从村庄暖春的祥和写到寒冬的孤独,从村庄的温顺的牲畜写到勤恳劳动的村民,从在曾经村庄安静祥和的样子写到离开后再回故土的已经沧桑许多的模样。不知他的眼眶是否已经被泪水所浸湿,眼角已被模糊?
从未读过一本书像这样,时时洋溢着生活的激情,却又处处透露着孤独的绝望。作者向来如此,能在平凡的生活中寻乐子,尽管题目是“一个人的村庄”,但在他的笔下,却是万物皆有灵,万物皆是黄沙梁所哺育的孩子。
我认为最值得细品的还是第一章——人畜共居的村庄。乍一听,似乎有些粗俗,有些鄙陋,可细细品鉴,却发现作者早已不把人畜看成是有阶级之分的两类了。他总是认真观察着这村庄所存在的一切生物,他认为万物皆有自己的思想,而人有时相比起一些牲畜却是相形见绌了。
在“与虫共眠”中他躺着草中睡着时,能感受到他的身体成为了众多小虫子的温暖巢穴,令他身体瘙痒不止。在虫子眼里,他就是我们眼中的田野。他想到了大地,他现在躺在的不就是大地的身体了吗?大地不会因为自己的瘙痒和难受而把他捉起来扔掉,大地是沉睡的母亲,她无比宽容。在虫子的包围下,他感到自己是无比的渺小,自己在虫子的眼里只是一处休憩处罢了,又有哪只小虫子会停下脚步来记住这只叫刘亮程的大虫呢?一年又一年,虫鸣永在,而人却也只剩几十年的春秋了,那么是不是虫是永恒的而人不是呢?看着黄土蓝天,自己又是多么渺小⋯
“在人心中活着的必是些巨蟒大禽,但在人身边的却只有这些温顺之物了,人们把它们唤作牲口,不知道它们把人叫啥。”
作者在如此孤独的村庄度过了人生的几十载春秋,他不后悔,他热爱这个哺育他长大的村庄,黄沙梁。但一阵风吹过,黄沙满天,再看时,黄沙梁好像哪儿变了,变了什么呢?也许我们都不知道,但就是只能承载记忆,不能再重新开始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