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需要身心和谐,而不良情绪会严重危害健康。人得病常与气、急、累三个字有关,如何分教?
"气"是人生大忌。人最容易拿来折腾生命的一件事就是生气。因气则生怨,因怨则生恨,如果人在生气和怨恨的不良情绪里挣扎,人就会得病,最终会影响生命质量。
"急"又是人生又一大忌。一急就会烦,一烦就会燥,一燥就上火。所以烦与燥往往同时出现,俗称烦燥。
"累"也是人生一大忌,如劳心耗神过度,思虑过度,忧患得失太多,总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等,都会造成身心疲惫,心理负担过重而心累;而体力劳碌过度,活动过久,超负荷,不量力而行,同样会伤津耗气导致五劳七伤。由于过劳而死之人屡有发生,大量杰出英才因忽视健康而"透支健康,提前死亡"的事件屡见不鲜。
"养生在于动静结合"。动则生阳,补充人体精力;静则生阴,降低人体消耗。动静相兼,刚柔并济。静不动则怠,动不息则倦。
自古以来,心灵淡泊乃做人之道,也是养生之道。对于不开心,不高兴的事,要视若无睹。在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争权夺利中以求自全,坚守一份无瑕之情感,当然不等于无所作为,而是一种道家倡导的恬淡虚无之处世之道,卫生之道。保持思想纯净,心神平静,情绪乐观的状态,对健康有益,对生命有益。印度瑜伽之冥想,中国太极拳之松静,都是极佳的"动静结合的"养生方法。人类要想健康长寿,必须达到形与神的高度统一。形是指形体活动,神是人的内在表现,包含精神状态和思维活动,只有体健、形足、神旺才能体现出人的生命运动活力。而动静结合是达到形神合一最有效的手段。
对于动,著名古代医学家华佗说:“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疏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终不朽也。”现代医学认为,运动使肢体动作协调性增强,加速血液循环,增加脑细胞的气血供养,提高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功能,使人体脏腑气血充盈,维持正常功能状态。虽然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个人的爱好也有所不同,但一定要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做到有度、有恒心。
静能养神,养情绪。也就是说,静能培养良好的精神状态,对客观事物刺激能做出正确有度的情绪反应。清静养神的方法多种多样,如静坐、听音乐等而进行舒缓的自我心灵按摩。通过内心世界的自我调节,排除杂念,心态祥和,阴阳协调,方能健康长寿。
因此,只有通过动静相结合,才能既拥有一个良好的体魄,又能有一个和谐安定的内心。但无论动还是静,都得有个“度”。动得过大,可能会引起疲倦、劳损甚至受伤;而一味静养,则会造成机体的衰弱,加速器官功能退化,诱发各种疾病,有些人喜欢打坐但总禁不住心猿意马,心浮气躁,这个时候人体生物钟就已经在提醒你需要适可而止了。
有人认为"静坐养心"是东方特有的养生方式,其实不然。在西方流行一种"特殊的保健模式",主要是花一段时间入住一个与世隔绝的疗养院,没有电话,电脑,报纸,电视及广播,不带手机,也不与亲友联络,每天供应平衡清淡的膳食,除适度运动外,一个很重要的"治疗"药方,就是"调整呼吸,彻底放松,杜绝杂念,专注冥想",不少患上疲劳综合症的企业家,被抑郁症困扰的白领,经过集中静养,似乎注入了一次新的"生命",许多慢性病的症状也明显缓解。这跟现在中国很多人开瑜伽班、辟谷班、太极班有异曲同工之妙。大家各取所需,其最终目的是要让"生活慢下来","健康提上去",所谓放松心情,才能提高健康水平嘛!
说到累,有人说是因为"忙",那么是"谁"让现代人忙得一点时间也没有呢?其实主要是三个屏幕挤走了我们的时间:电脑屏幕,手机屏幕及电视屏幕。大多数人的工作和休闲时光都被这些东东占用了。当代人在拥抱现代文明的同时,自己也被现代文明绑架了!为了你的健康,你是否应该偶尔挣脱一下三个屏幕的束缚,改变一下自己,过这种动静结合的生活方式呢!
生命在于运动,
生命需要静养,
生命有张有弛,
生命之树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