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辉,焦点初级第43期坚持原创分享第522天(2019.2.6)
这两天,在听熙绢老师的微课,又有了顿悟。
两个案例,都为中年女性,都是深陷感情漩涡,都曾向外寻找温暖。传统观点来看,想说“陪”你并不容易。在熙绢老师这里,是怎么陪的?
熙绢老师真诚地说:“我总是希望可以陪伴到来访者,看到她在乎的是什么,内心的渴望,然后照顾她,陪她理解她。”
陪她就是理解她,同理她,感受着她的感受,看到关系是她生命的支撑点,看到她很重视亲密、信任的关系,然后陪她去看,看到以前她没有看到的地方。同时也放在时代的脉络(几十年前,夫妻关系在华人的世界里是不存在的)里去理解,看到她们的挣扎,慢慢陪她们去思考,去创造。
陪她就是打开对话的空间,当然前提是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关系,然后通过对话,促使来访者思考。在没有感情的情况下,是什么让她同意结婚?那个“同意”是怎么来的?客客气气的关系是什么?体会到的是什么?是什么让她把不开心的事告诉对方?当把不开心告诉对方时,自己有什么感受?
陪她就是多渠道创造可能性。比如,用外化技术,一个角色是“喜欢的男人”,另一个为“相敬如宾”,让两个角色对话,一般用于两难选择,陷入矛盾纠结中使用。让矛盾的双方对话、思考、多去流动,通过相反的对话,不是找答案,而是陪来访者思考在两难的情况下,陪伴她们做更多的思考。
陪她就是看到家庭这个系统,看到她的丈夫也能走进咨询室,是很重要且有价值的。希望能去理解妻子,也理解丈夫,不说谁比较好,谁比较不好,两个人坐下来,问妻子:“当丈夫跟别人说心里话,你的感想是什么?”
“听起来,你很渴望他可以跟你说,是吗?”
“当他愿意跟你说,让你觉得你的婚姻有什么不一样?”
问丈夫:“当生活中有状况,你为什么选择跟别人说,不跟妻子说?”
在对话中,让他们有新的联结,会布置一些小小的作业,邀请夫妻去创造不一样的关系。
熙绢老师说,婚姻的投资是想要温暖的家,是钱买不到的,是一笔无形的财富,对孩子、对自己、对关系都有无限的可能性,更能由此享受人生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