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区八纬路十四号,有一处民国时期的建筑,米黄色墙体,坐北朝南,设计典雅精巧,建筑工艺精湛。据文保碑记载,此建筑为《张寿懿公馆》,1917年兴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在由沈阳市物资局使用。
一直以来有个疑问,张寿懿是张作霖的五夫人,深受其宠爱。1917年,是寿懿嫁入帅府的第一年,张作霖在帅府花园专门修建了小青楼,由其居住。为什么又在荒芜偏远的商埠地修建这座公馆呢?
经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如下事实。
一、该公馆所在地段标注为“王松岩”
1928年绘制《商埠地正界鱼鳞图》,标注此地长租住户为“王松岩”,该地段左下角标注土地为“公”用性质。
王松岩何许人也?
王松岩,张寿懿生母,海城人,出身于中医家庭,曾在奉天冯代戏班学戏。清末时被黑龙江督军袁寿山(明代抗清将领袁崇焕七世孙)看中,纳为外室。1898年,生有一女,取名寿懿。寿懿两岁时,袁寿山在抵抗沙俄作战中战死,王松岩无以为靠,只得重操旧业,以唱戏为生。虽然生活窘迫,仍坚持供女儿读书。
寿懿自幼与母相依为命,感情深厚。进入学堂后,改随母姓,学名王雅君。1916年10月(有资料记载为1917年),在奉天女子学堂结业典礼上,被张作霖看中并纳为五夫人,先是住帅府四合院第三进院的西屋,1918年,住进刚刚竣工的小青楼。由于寿懿精明干练,处事周全,深受张作霖宠爱。
王松岩原来与女儿住在奉天城大南门老妈店胡同。女儿进入帅府后,王松岩也跟着荣耀起来,张作霖专门在商埠地为五夫人寿懿修建了这处公馆,由其母亲居住。
该公馆所在的商埠地正界,当时尚未开发,一片荒芜,唯有该地段,曾在1911年奉天鼠疫期间,辟为“隔离所”,用于隔离感染鼠疫人员的家属和接触者。防疫结束后,隔离所废弃,张作霖在此公用地段内,建造了商埠地内的第一处公馆。
二、新闻媒体称此建筑为“王松岩府邸”
商埠地建造公馆,一般是以本人的名义在商埠局登记注册,也有一些高官则以堂名、别号、亲属或公司的名义登记注册。张作霖为五夫人张寿懿建造的这所公馆,就登记在岳母王松岩名下。该公馆建成后,王松岩从大南门旧宅中搬出,长期居住在此。一些新闻媒体在报道中,称呼该建筑为“王松岩府邸”。
1932年8月3日,《满洲日报》报道:“日满贵金属商、古董商的同行们垂涎欲滴的逆产,即原张学良所拥有的宝石以及银器类的投标拍卖会,于1日午后12点半,在王松岩府邸举行了。这天,指定的24名日满商人在规定时间前,聚集在王松岩府邸,按照负责人的指示渐次进行投标,于13点半全部结束”。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侵占了大帅府等所有房产,将张氏父子、家眷的部分财产掠夺存放于该建筑内,当作逆产,于1932年8月1日进行公开拍卖。媒体在报道拍卖会盛况时,称该建筑为:王松岩府邸。
1934年1月,伪日满文化协会筹建“国立博物馆”,由政府拨款30万元,完成原“汤玉麟公馆”的建设,作为馆舍,并成立了“国立博物馆筹备办事处”,负责文物征集和展品布置工作。
据东北师范大学编撰的《东北沦陷十四年史》中记载:1934年1月,“国立博物馆筹备办事处”设在奉天市商埠地八纬路原王松岩官邸,开始收集逆产和捐赠文物,并对各种资料进行整理。
这些媒体、著作的史料记载表明:“王松岩府邸”,已成为民间对该建筑的普遍认定,也是对该建筑主人的客观认同。
三、王松岩对“奉天落子”有过积极影响
由于女儿受宠,张作霖对岳母也很敬重,王松岩在帅府内外很有威望,人们都称她“王老太太”。
王松岩早年当过艺人,对落子戏非常喜爱。可是,当时官方对落子戏有成见,认为“鄙俗不堪,有伤风化”,不许落子戏在大剧场演出。
有资料记载:1920年冬,张作霖给岳母王老太太做寿,邀请梅兰芳、程砚秋等名角来帅府唱京戏。当王老太太提出要请落子戏班进府演出时,张作霖毫不犹豫便答应了。当即派人去哈尔滨,请正在那儿演出的警世戏社来奉天。
警世戏社是由天津来东北,专演奉天落子的戏班,听说帅府请唱贺寿戏,连夜打点行李,奔往奉天。寿戏在大帅府东院帅府苑演出,戏台搭在假山上,开场戏喇叭浪吹,锣鼓欢打,气氛火爆,可把王老太太乐坏了。随后男旦月明珠出场,灌口大嗓,激越高昂的唱腔,令看惯了京、梆大戏的官绅、太太们惊叹不已。
张作霖见落子戏引起王老太太欢欣,也非常高兴,便让人以王老太太的名义做了一块匾,上面刻着“当仁不让”四个字,赠与戏班。张作霖对岳母王松岩的敬重可见一斑。有了张作霖的推崇,自此以后,落子戏班在奉天站住了脚,经不断融合,逐渐演化成后来的“奉天落子”。
王松岩还经常由寿懿陪同去北市场看戏,民间流传着很多王老太太保护落子戏班的故事。可见,王松岩对奉天落子的形成和发展有过积极影响。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张寿懿公馆》应更名为《王松岩府邸》,以求名实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