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孔子说:只顾读,而不思考体会,就会越读越糊涂,只顾思考而不读书求教,那就要想入非非,是更为危险的。把思和学分成两件事情去做,所以有罔和殆的毛病。所谓思就是思考所学的内容,两者是一件事。
二、想要正心就在诚意,功夫到了诚意,才有了落实之处,但诚意的根本就在于致知,所谓人虽不知而己所独知者,这正是自己心中良知之处。石头可以破碎,但不能改变坚硬的性质,朱砂可以研磨,但不能改变它的红色,坚硬和红色是本性中具有的。豪杰之士洁身自好,不可用肮脏的东西去玷污的本性,也像这样。圣人君子诚意正心,不可用私欲去蒙蔽本性,也像这样。
三、阳明先生初学朱子格物时,亲身体验7日格竹,直至病倒,后笑言:要想刻意去行圣人之道,却也受制于愚笨的资质无法如愿,后龙场悟道后才明白所谓格物功夫只能在身心上去下,坚信每个人都能成为圣人,于是自己也就有了当圣人的使命感。
四、做事情从根本做起,经过一段时间必定有所收获,从枝节做起,必定劳而无功,根本的东西寓于万事万物之中,并不因事大则根本就一定大,事小其根本就小。即使像扫地洒水这样的小事,像小孩子这样的对象,其根本也未曾离开良知,时时注意,从小事上去体认良知,才是事情的根本。
五、通过学习来培养自己的德性,通过质疑问难来弄懂自己不明白的问题,用对待事物的仁爱之心来支配自己的行为,并使天下百姓受到恩惠。
六、关于心,王阳明历来认为它不是一块血肉,既不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实体,而是一种精神实体。凡知觉处便是心,因此心与身的关系是无心者无身,无身者无心,但心可以支配身,使人具有意念和知觉能力。由此推导,则得出了意之所在便是物,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结论。
七、心是血肉之躯的主宰,耳目口体之所以有听看说动的能力,是因为心的缘故,因为心通过意(即意识)的发动去指导、规定听看言行的方向和方式。所以说你来看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花之所以被人认作是花,是因为你看到它时心的作用于它。
八、没有志德的圣人,圣人之道是不会成功的。所以君子要推崇德性(故君子尊德性),沿着问学的道路走下去(而道学问),使自己的德性达到既广大无所不包,又极其细致精微(致广大而尽精微),达到极高明的境界而又践履中庸之道(极高明而道中庸),尊德性是心中存养着宏大的道的本体,道学问是指致知以深刻体会道的微妙,宏与细二者为修养德性存养天理的根本方法,不以一毫私欲蒙蔽,牵累自己。
九、进一步,阐明尊德性是为了达到尽精微,致广大而道中庸。广大是指圣人之道的宏大无比,精微则是对致知的具体要求,要达到不因为一毫私意蒙蔽了自己,不因为一毫私欲而牵累了自己。致知,哲理,辩义都不能有毫厘的差误。
十、初学者必须扫除荡涤声色货利这些东西,不要让他们滞留,这样偶然遇到了就不会成为累赘,自然会顺应它们。良知只在声色货利上用功夫,能够致良知,没有一丝一毫的蒙蔽,这样再打交道,就是依照天的法则运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