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登斯亭且俯仰
汉阳江滩芳草萋萋段新建观江亭,引起市民热议,武汉市水务局江滩办顺应民意,发起有奖征集亭名、楹联和匾额活动,让它成为汉阳地域文化的载体,兹事体大。
亭不在高,有文则名。这不是普通的景观建筑,它耸立在鹦鹉洲岸,处在一定的历史文化底蕴中。汉阳鹦鹉洲以祢衡《鹦鹉赋》诗意为原点,明清时期曾经木商集聚会馆林立,有五府十八帮,“日晒黄金夜不收”。半个多世纪以来,这里人文景观更新,现处鹦鹉洲大桥和杨泗港大桥之间,背后有锦绣长江等高大楼盘,原来的面貌已荡然无存。恢复打造的江滩,这一段仍以生态手法展现芦荻荣枯江河消长,自然风光让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
我首先想说,此亭造型太堂堂正正,没有创新,要像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那样玩点巧的,以鹦鹉造型作飞檐翘角,演绎《鹦鹉赋》“配鸾皇而等美,焉比德与众禽”之诗意,那该多好!既已如此,不能让它再平庸,需要有整体的文化营造,使之与晴川阁和黄鹤楼作文化视野上的呼应。
高楼大厦太多,此亭显得低矮,其观江功能倒不突出。何况在这两座大桥上观江更可一览无余。那么,仅以观江亭命名,不仅直白,而且浅显。考虑它的地理方位和文化积淀,此亭要承担起对已逝风物的缅怀和纪念。现代化城市发展迅猛,人们看不够的是时尚新景。此亭既然是仿古八角亭,是人们发思古之幽情的所在,鉴古而知今,享受慢生活。其创意要有鹦鹉赋、木材市场、民间帮会等历史文化元素,让人记得起乡愁,作精神上传承。
成为历史文化载体,首先要发掘有关汉阳的诗句楹联,或可复活为今所用。
比如,祢衡作赋有“顺笼槛以俯仰,窥户牖以踟蹰”句,若借此命名“俯仰亭”,是对他最好的尊重和纪念;“俯仰”动词,以人为本,既直视当下,又仰望诗和远方,纵目释怀,提升精神空间。“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王羲之《兰亭集序》”)何其美哉。且“俯仰”与“福阳”谐音,寓幸福汉阳之意。
再如《鹦鹉赋》中有“眷西路而长怀,望故乡而延伫。”就是很好的对联,顺手拿来可用,宜放置此亭的下游一面。
有关汉阳风物的楹联很多。如,清人张惠勋题鹦鹉洲:“芳草萋萋孤冢西望已陈迹,洪涛滚滚大江东去有新声。”易顺鼎题湖南木商会馆:“惟楚有材大厦于今要栋梁,因树为屋故乡无此好名山。”吴恭享题祢衡墓:“岷江骇浪雷鸣犹想象三挝怒骂,汉口夕阳乌度窃欷歔一鸮荐章。”李春同和张之洞题晴川阁:“我辈复登临目极湖山千里而外,奇文共欣赏人在水天一色之中。”“东去大江尽教淘尽英雄才华尚留鹦鹉赋,西望夏口从此永消争战霸图休吊犬豚儿。”都是绝妙好联,意蕴丰富。
我们并非食古不化,公开征集活动就是要吸引更多市民参与,以新时代的视野重新观照这片故土的沧桑之变,发挥创造性,以更好的形式来弘扬传统。比如锦绣长江、大桥甚至地铁等新元素,皆可入联成对。至于历史名联,可在市民所撰新联的基础上作为备选。
楼亭台榭是中国建筑文化的典型,它集诗词楹联书法艺术于一体。因此,亭名和楹联确定之后,一定不能像市面上很多商铺那样统一电脑打字,而仍要举行征集书法活动,延请名家,或请民间地书,舞文弄墨,激扬情致,让更多人参与打造,使这一游观之所成为市民共同的精神空间。
此文作于2019年8月26日,曾于《长江日报》登载,以造声势。
俟2020年6月10日我去江滩时,正好遇上此亭在挂匾镀金。
我提议的俯仰亭终被否决,少有新意,且题写仍为名家所垄断,势所必然。无论如何,此处值得流连。
发于庚子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