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一大早,小D就被小组长领到办公室。不用问周末作业又没写,这事儿不是一次两次了,而是周周必犯,老师们戏称为“周末病”。
“这次又是为什么?”
“……忘了……
“家长知道你没写吗?”
“知道”
“知道为什么不管你啊!”……
这样的对话不知多少次了,身为老师,从心里知道对于小D家长已经无能为力了。积垢太重,恶习难改。
小D和我一个小区,小时候生的圆头虎脑,古灵精怪,天生情商较高,一张小嘴说出话来,甜死人逗死人。那真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认识的人提到他都说“那孩子太聪明了”。
小D的父母倍觉脸上有光,对这个伶俐可爱的儿子更是疼爱有加。
上幼儿园了,做游戏,小D比别人反应迅速;做手工,小D比别人点子多;背儿歌,小D比别人记的快。老师提到他总是说“班里最聪明的就是小D了。”家长每每听到这些话,总是满意而归。
小D机灵好玩儿,周围的大人们没事喜欢逗他玩儿,在这一逗一乐中,小小人儿学会了不少讨巧卖乖的招式。
转眼上小学了,小D上课有些坐不住,不是蹲到桌下去寻点儿啥,就是转过身子东张西望。这倒没明显的影响,小D的成绩依然在班里名列前茅。老师偶尔向家长反映情况:
“小D最近上课可不老实呀!”
“老师,他学习是不是退步了?”
“哦,那倒没有,孩子脑子好使,听点儿就会,只是坐不住,写作业时爱摆弄手边的小东西。”
“是不是孩子太小,长大了会自制力强些吧!”……
时光流转,小D上四年级了,在同学中他依然点子很多:他能把学校的水龙头拧成喷泉;他能在不写作业时蒙蔽过关;他能把教室的锁徒手撬开。
小D的父母接二连三被请到学校:
“孩子太调皮了,该管管了。”
“您是不知道我们在家天天教育。半小时的作业,他能写两三个小时,一不盯着就玩开了,若是寸步不离他就闹情绪,顶嘴叭叭的,大人说一句,他有十句等着你。”……
小D与家长的斗争持续了一年,行为习惯毫无起色,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好话大道理也讲了一箩筐,最终父母败下阵来。
升入五年级以来,小D更自由了:作业?啍,滚蛋吧;上课?想干啥干啥,反正老师不能把我怎样。成绩嘛,自然是一落千丈。
其实小D不是没有努力过,每次看到试卷上可怜的分数,他也怪难为情的。他曾给自己定过计划:上课,坐端正,认真听讲;写作业,一气呵成,不玩不分心。可是这样太难受了,端正坐着时,仿佛屁股底下有什么东西,牵扯得他浑身难受;写作业时,仿佛眼前的铅笔袋,转笔刀在勾他的魂儿。
干嘛要强迫自己,没三天功夫小D便扔掉了计划,回到舒适区,依然故我了。
……
打量着此刻站在老师面前,满脸做悔改状的小D:还是小时候那双大眼睛,却少了昔时的灵气,增添了几分小狡黠;还是那张可爱的娃娃脸,却少了那份稚气与可爱,多了几分圆滑。相由心生,这几年,那点儿小心思全用在了如何对付老师和蒙骗家长上面了。
古人云: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意思是说小的时候很聪明,大了未必有才华。
有多少父母陶醉在孩子小时的机灵可爱中,而忽视了对孩子正确行为习惯的培养,总是沉溺于一种“孩子还小,一些小毛病,长大了自然就好了”的幻想中。殊不知积习难改,本性难移,坏习惯易养难除。
曾经我接触过两个孩子,小a,属于聪明伶俐型,小b,属于木讷寡言型。两人同班学习画画,小a学的快,各种技巧手到擒来;小b对于每种技能必须练习几次才能掌握。
可小a就是坐不住,整节课不停的说话,走动。每每到下课铃响,他的画作才完成一半;小b踏实,一次次对着老师的模版,画了擦,擦了又画,虽然费劲,但每节课都能按时完成。
由于小D长期作业总跟不上,不可避免的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从小被夸惯了的小a哪受得了这个?不久便自动退出了绘画班。而一直默默无闻的小b前两天参加了市级比赛并获了大奖。
孩子是否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决定的因素有很多,不单单凭的是智商或情商。但不可置否的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为他的一生助力。
所以各位家长千万不要被孩子的小聪明蒙蔽了双眼,请重视孩子的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