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心理的养育模式
压抑容易造成太多的负面影响,所以,我们需要学会顺应心理的教育模式,就是考虑孩子的感受,懂得孩子的心理规律,学会顺应孩子,这样孩子会更合作。比如先顺应孩子的要求,再和孩子约定、建立规则,孩子会更容易接受;先顺应孩子的情绪,等孩子情绪平静后再和孩子商量,会更容易沟通;交流时先理解和肯定孩子,再提出自己的意见,沟通会更顺畅;先接纳、顺应孩子的现状,之后再慢慢想办法解决问题;先注重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再提出要求,孩子会更合作……
先顺应,再教育,这就是以退为进——后退是为了更好地前进,反而会更容易实现教育的目标。而且少了冲突、痛苦,有利于当下的幸福,也有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为其一生的幸福奠定坚实的基础。
看到“顺应心理”这几个字,可能会引起一些父母的疑惑:顺应心理是什么都顺着孩子吗?孩子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放任自流吗?
这自然是不可能、不可行的,先顺应是为了更好地教育。
面对孩子提要求时,我有一个方法:先说“好”,再说“不”。意思是先满足、答应孩子的要求,同时和孩子商量,形成一个约定、规则,对孩子的要求有所限制。因为先顺应了孩子的要求,所以孩子往往愿意接受这个规则。
和孩子沟通时,我们不要一开始就批评、说教,那样孩子会觉得厌烦,可能感到堵得慌,或者认为和父母说事情很烦,逐渐会拒绝沟通。相反,如果先理解和肯定孩子(顺应心理),孩子会觉得开心、畅快,之后再提出建议,他会更容易接受,也觉得和父母交流是一件愉快的事情,愿意沟通。
当孩子有些逆反的时候,先放低要求,降低标准,闭上嘴,更多地顺应孩子。慢慢孩子会觉得父母不是那么令人反感,与父母相处不再那么不愉快,逐渐地关系就好了,之后再去适当地、有艺术地管,他可能就会更愿意接受。
面对孩子的问题,需要根据孩子的特点,顺应心理的规律找到适合的解决方法。比如,孩子学习时有些烦躁,如果继续下去可能会烦躁较长时间,不妨先休息一下,转移注意力,可能几分钟后孩子就平静下来,再接着学习,效率更高,这就是顺应情绪的规律。
孩子对于学习缺乏信心,那么可以通过体验成功和进步的感觉树立信心。比如,总体的名次提高不容易,但是我们可以从一门功课甚至一个章节做起,通过父母的帮助让孩子取得进步,这样积累得多了,信心也就逐渐建立起来了。
如果孩子不愿意听我们的道理,可以运用行为疗法——让孩子体验行为的结果,通过结果来说服孩子。比如,孩子早上上学磨蹭,不抓紧时间,那么与其不停地催孩子,不如在简单提醒几次之后让他体验迟到的结果,可能孩子自然就做出调整了。
顺应心理也意味着父母要学会遇事跟孩子商量,适当妥协,不要太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要太较真,尤其在那些不是很重要的事情上。即使感觉孩子的想法和做法不合理,也可以让他去体验结果,一方面对孩子是一种锻炼,另一方面如果证明父母的意见是合理的,孩子也会逐渐信任父母。
顺应心理,孩子会更合作。合作,看起来与“听话”有些相似,但是又有所不同。“听话”强调顺从,与传统文化中的孝顺一致,潜台词是:孩子应顺从父母。我是家长,所做的也都是为了孩子好,所以孩子就该听我的。可惜,现在的孩子会说:凭什么呀?
而“合作”认为亲子之间是平等的,所以孩子并不是天经地义地要顺从父母,如果想赢得孩子的合作,那么需要学会顺应孩子的心理,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才可以。
顺应心理,首先要了解孩子的心理。
今天终于鼓起勇气约了明天早晨开始约练,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