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任村镇住了一晚,利用宾馆为顾客提供的洗衣机,把脏衣服全部洗净,晾衣架是带吹风杀菌的,一晚上全部干爽。小宾馆双标75元,服务挺好,性价比不错。
上午九点与另一对汇合,门票40元,进入红旗渠景区。
步行几百米进入纪念馆参观,里面详细介绍了红旗渠的建设过程。
林州处于河南、山西交界处,历史上严重干旱缺水。 据史料记载,从明朝起,五百多年来这里发生自然灾害100多次,大旱绝收30多次。有时大旱连年,河干井涸,庄稼颗粒不收。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干旱严重到"人相食",在这514年里人相食5次。
这是老百姓取水的井台,已被绳索磨出了深深的沟痕。
元代修建了天平渠,明代修建了谢公渠,但这些工程只解决了部分村庄的用水问题,当时全县的耕地面积共有98.5万亩,水浇地只有1.24万亩,粮食产量很低,人民群众生活十分困苦。
1959年,林县又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干旱 。境内的4条河流都断流干涸了,解放后已经建成的几个小水渠无水可引,水库见了底,群众只能远道取水吃。
1959年10月10日,林县县委召开会议决定把浊漳河的水引到林县来,时任中共林县县委书记的杨贵发出了“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号召。专门研究"引漳入林"工程。工程决定于1960年2月开工,当时正逢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全县只有150亩耕地、300万元储备金、28名水利技术人员。
1960年2月,林县人民开始修建红旗渠(原称“引漳入林”工程),经过十年奋战,先后于1965年4月5日总干渠通水。1966年4月三条干渠同时竣工。1969年完成干、支、斗渠配套建设。至此,以红旗渠为主体的灌溉体系基本形成。灌区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4万亩,7月工程全面竣工。
1974年,新中国参加联合国大会时,放映的第一部电影就是纪录片《红旗渠》。
红旗渠工程总投工5611万个,在修建的10年当中,参与群众7万人,先后有81位干部和群众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其中年龄最大的63岁,年龄最小的只有17岁。
了解了红旗渠修建过程的艰苦卓绝,更加感佩“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这种精神成为了中国人民的一笔宝贵财富。
从红旗渠纪念馆出来,二十分钟车程来到青年洞景区。两个景区门票统一使用。
青年洞位于豫、晋、冀三省交汇处,这里高山耸立、山清水秀、幽谷莫测。因该洞由300余名青年修成,故得名"青年洞"。
青年洞是红旗渠总干渠的咽喉工程之一。从地势险恶、石质坚硬 的太行山腰穿过,洞长616米,高5米,宽6.2米,挖石方19400立米,总投工13万余个。
该工程动工于1960年2月,当年10月因自然灾害和国家经济因难,上级决定红旗渠停工,农民生产自救,总干渠被迫停工。
为早日将漳河水引入林县,建渠干部群众提出“宁愿苦战,不愿苦熬”,并挑选了300名青年组成突击队,背着领导坚持继续施工,当领导来检查时,他们就躲起来,领导走了继续施工。
当时每人每天只有六两粮食,为了填饱肚子,就上山挖野菜,下漳捞河草充饥,很多人得了浮肿病,仍坚持战斗在工地,以愚公移山精神,终日挖山不止。
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奋战,终于1961年7月15日将洞凿通,完成了红旗渠建设的关键工程。
青年洞周围风景如画、渠水蜿蜒,颇为壮观。
好多单位组织集体活动,到这里参观接受教育。可惜青年洞中,因为修缮工程,不能让游人乘坐游艇穿行。
下山的路边绿树成荫,远处红叶点缀,三省风光尽收眼底。
我们在停车场做饭,又引得多人围观。天津一对六十多岁的老夫妻也在做饭,他们是一部“油电”混用的SUV,可以自己发电。
交谈中得知他们从退休起就开始自驾游,每年出去一两次,至今已经快十年了。他们邀请我们将车停在一起,这儿是在人行天桥下面,可以躲避风雨。
夜晚果然下起了大雨,真要庆幸躲在了桥底下,没有受损。
第二天告别天津驴友,我们往下一站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