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极正经的书,但这本细述日本料理精细之道的《日本料理神髓》,却是自家在摇晃动荡的公交车上奔波通勤之际看完的,不可谓不有趣,但无论在何种景况下看书,只要全心全意认真读了,便可称不负时光不负此书。
这种全心全意的认真态度,也正是作者小山裕久贯穿全书的要旨了。作为有日本料理神人的厨界大神,东京获得米其林星级评定的餐厅中有三家的主厨都出自他门下,有这等佳绩,很可以大书特书一番了,但不得不承认的一个现实是,术业有专攻,一位优秀的厨师却未必是一个好的美食作家。
这一点,在各类技术性人才的身上表现的尤为明显,因为很多技艺专精的作者都是少年学艺。事实上,很多专业要想搞出些名堂,达到一定水平,也必须下多年苦功才能初有所成,比如戏曲,比如厨艺,例如梅大师是成名之后才补上文化课,以读书学画等方式提高个人综合修养,再如面包大王吴宝春为了管理好自家的面包店,也是近几年去补上MBA课,报名时还因前学历太低被拒之门外引得台湾全省热议。
加了这么多背书,是想弱弱的说一句,某些专业人才,文化水平低,文笔不佳都是正常表现,毕竟他们很年轻时便中断学业去进行专业学习了。所以很多此类专业人才写的文章都是通篇大白话,质朴无华,让人有些失笑之余,起码庆幸并欣慰于这好歹一定是大师亲笔,而非口述一番,找个专业作家代言。
也正因为此类文章写的大多质朴无华,所以略过一点对文笔的苛责,文中的干货也通常较多,且这种干货通常还是“懂的人懂得”,令人读书之余,总忍不住有一种“这段估计一般读者根本看不懂”的小窃幸。
在书的前半部分,作者亲著的十二篇文章中,本着先总述后分述这种记叙文最传统最正规的法则,从何为真实的日本料理说起,一一讲述如何设计菜单,感觉不比《红楼梦》里大家主妇王熙凤等当家媳妇布置节庆家宴容易,怎样熬制完美的日式高汤,柴鱼要先刨,入汤后烫一下逼出味即可,熬久了会苦。这点与个人熟悉的中式高汤里火腿(不是火腿肠!)、嫩母鸡、鲍参翅肚等一干好东西一体投下去熬上数个时辰那种大大不同,还有同样的食材,只因刀工的高下不同,竟然能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样貌,以及如何降低刀刃对鱼肉的压力,不刻意施压便将鱼肉切断,最大限度保持鱼肉光泽度的方法。文中有关如何用刀之类的专业描述,尽管作者已经是长篇大段的细细讲述,但厨艺超级一般如我表示,还是看的有些似懂非懂,我明白这是由于个人在厨道方面理论与实践水平都太差的原因所致。很多书籍的阅读,没有达到一定高度,读了也是白费功夫。便如只有参加了工作,才能看懂《红楼梦》中宝玉手下那些职员(丫环)们的明争暗斗一般。
在读此书的过程中,我总想起中国某部经典古籍中的一个名段: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以上这段大家耳熟能详的庄子,想必很多人都曾看过。看庄老先生将宰牛这种看似很血腥的事情写的如此行为艺术,不得不让人怀疑他是现场围观过好多次的,不然没法写的如此详细。
文末这句文惠君的点晴之句:“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是我在一路晃荡的公交车上看此书时无数次想到过的,作者通篇写的只是料理之道,每篇文章的内容中也只有各种料理的内容,细致到笋子如何烹煮再能充分浸入高汤的鲜香等等,但习惯于小故事中感悟大道理如我,却每每在书中从各色料理中想及他事。书中作者许多有关料理的金句,试举数例:比方说,一开始要学习能够使用单面刃很直地切菜。接下来,就要学习怎么样可以把萝卜切得很漂亮。此外,同样的萝卜切块,也要考虑怎么样切得有脆又有透明度,而且还能鲜嫩多汁。每一项功夫都需要特别的技巧和准确性,这种学习是没有终点的。要达到这种程度,只有不断地练习,这跟有没有知识或是食谱没有任何关系。通过训练,让自身的自然而然地赢得这些动作。跟练习一次的人相比,练习五次的人一定可以切的比较好,当然练习十次的会比五次的更好,练习百次的一定强过十次的。
不过也有些人只要练十次就可以达到百次的水平,这是因为他们在每次观察的过程中,都能够想象自己练习的状况,然后练习的时候,就可以事半功倍。有人认为世间万事万物中的道理皆有其相通之处,个人一直深表同意。以上这段话,可不可以应用到日常工作中,当然可以,能不能说在练瑜伽上也适用,必须同意。如果再扯的远些去,请出个人偶像王阳明先生练习书法的经验之谈一看:“吾尝学书,对模古帖,止得字形。后举笔不轻落纸,凝思静虑,拟形于心,久之始通其法。既后读明道先生书,曰:‘吾作字甚敬,非是要字好,只此是学。’既非要字好又何学也?乃知古人随时随事只在心上学。此心精明,字好亦在其中矣。”简直是同一个道理的不同表述啊有木有。
再比如作者在书中说:如果用心观察煮菜的锅,总有一天,只要看泡泡的大小就能清楚知道该如何调控火候,还有一听到油的声音,就可以判断油的温度,闻一下柴鱼片的气味,就可以想象出今天的高汤究竟如何。对此,现在闻一下焙烤中面包的味道,就可以判断出面包发酵的如何,醒发是否充分,是刚刚开始烤,还是已经即将出炉的个人表示,饮食之道,真是一样一样的啊。
讲过前半部作者亲著的十二篇文章,书中后半部全是作者与几位大厨的对话录。大师间的对谈,干货自然满满,只是略有内容注水之嫌,所以自家打分时必须打的低一点,但想想以作者的工作日程与文化水平,能写出前面半本内容已属不易,作为一本从图书馆借来的书,这本书的阅读收获已经远超自家跑一趟图书馆的辛苦了,于是立时也便释然了。
最后稍带恶意的胡乱猜测一下,似乎很多名人写推荐序都不免对书的内容只做下浮光略影的匆匆了解,比如个人看过若干书的推荐序,似乎写序作者都是只看过,甚至只是翻过书的第一章后便来洋洋洒洒的写序了,不然为何大家都对书中后部内容从不曾做提及,或有时序中所述与书中内容总有上些许的不统一,令人存疑。此处姑且一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