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思考之2: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实施方案指出: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使城乡新增劳动力更多接受高等教育。高等职业学校要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加强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招生办法,提高生源质量,为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多种入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在学前教育、护理、养老服务、健康服务、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扩大对初中毕业生实行中高职贯通培养的招生规模。启动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职业学校和骨干专业(群)。根据高等学校设置制度规定,将符合条件的技师学院纳入高等学校序列。
一、进一步明确了高职教育的服务定位
服务区域发展。高职教育大部分是地方办学,学生的就业也是服务地方的企事业单位,所以服务区域发展是高职院校最基本的定位。要服务好区域发展,关键是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在专业层面,要围绕区域主导产业设置、调整和优化专业布局,要对接区域产业所需的岗位群要求;在学院层面,要发挥好政府相关产业的咨询、智库作用,为产业发展出谋划策,要发挥文化引领作用,积极参与区域文化建设,为社会文明进步贡献力量。
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大多数小微企业大都面临着成本高、融资难、用工荒、税负重等非常突出的难题,严重阻碍着小微企业的发展和壮大。高职院校应主动分析中小微企业的人才需求,为中小微企业订单式培养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的科研资源,为中小微企业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难题,共同开展应用科技研发,进行技术攻关;高职院校要主动利用专业多的优势,为中小微企业解决员工培训、市场开拓、管理提升等方面的协助,助推企业发展。
加强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职业教育本身就是最接近社区的教育类型,其专业的实用性也与社区生活息息相关,高职院校应该主动走进社区,开展各类培训和服务;终身教育方面,高职院校要开展各类继续教育,开发公共学习平台,建立学分银行等等。
二、建立“职教高考"制度
既然是与学科体系不同的教育类型,高职理应有自己的招生录取标准和制度,应该不同于高考。现在各省都在实施“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高职评价模式。
高职教育的学生按照理想的状态,应该有职业倾向测试在先,在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及职业测试以后,确定其最为适合的职业选择。在职业测试和评估的基础上再进行技能考核和文化素质考核,录取到相关专业。
我国的职业启蒙教育应该从小学开始,让学生从小就开始选择自己以后可能从事的职业。
三、扩大中高职贯通培养的招生规模
实施方案提出要在学前教育、护理、养老服务、健康服务、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扩大对初中毕业生实行中高职贯通培养的招生规模。
以上提出的几个专业都是社会需求量大的服务类专业,中高职贯通培养可以更好的培养大批社会所需的相关专业人才。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与“中高职衔接”、“五年一贯制”和“五年制高职”等在性质和内涵上有所不同。中高职衔接是指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在专业设计、课程设置等方面实现有机的衔接,使人才培养在路径上更为顺畅。
四、启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
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职业学校和骨干专业(群)。拟支持50所高水平学校和150个高水平专业(群)建设,150个专业不包括50个学校的100个专业。先初步确定申报专业遴选条件,要求全国高职院校申报符合条件的专业(群),可申报2个。然后教育部按照遴选标准进行排名,确定入围专业。2个专业全入围的,确定为特高院校;1个专业入围即确定为特高专业。改革任务主要是体制机制、支持力度,如财政、土地等,以及要求各省政府应该规定达到的,而没有达到的要完成。建设任务主要是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社会服务能力、国际合作等。
五、符合条件的技师学院纳入高等学校序列
根据高等学校设置制度规定,将符合条件的技师学院纳入高等学校序列。这是第一看到这个提法,也是解决长期以来技师教育尴尬局面的一个最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