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要概念
1.“涌现”:最早由霍兰提出,通常是指多个要素组成系统后,出现了系统组成前单个简单要素所不具有的性质。
这个性质并不存在于任何单个要素当中,而是系统在低层次构成高层次时才表现出来,所以人们形象地称其为“涌现”。系统功能之所以往往表现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就是因为系统涌现了新质的缘故,其中“大于部分”就是涌现的新质。系统的这种涌现性是系统的适应性主体之间非线性相互作用的结果。
涌现是一种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过渡,是在微观主体进化的基础上,宏观系统在性能和机构上的突变,在这一过程中从旧质中可以产生新质。
涌现产生条件:大量个体;个体间的连接交流;简单个体规律上堆砌复杂性。
其他相近词汇:涌现性、涌现现象、涌现系统
2.啄食顺序:指群居动物通过争斗取得社群地位的阶层化及支配等级区分现象。
最早由挪威的动物学家埃贝观察鸡群行为所发现并命名。在鸡群中,社会等级高的有进食优先权,若有地位较低违反此原则,将会被啄咬警告,因此被称为啄序。
此现象及概念亦发现在具社会阶层性的生物如蚂蚁、蜂类和其他鸟类。政治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亦使用此概念来解释人类间通过争斗取得社群地位的阶层化及支配等级的现象。
3.摩尔定律:摩尔定律是由英特尔(Intel)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Gordon Moore)提出来的。其内容为: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
换言之,每一美元所能买到的电脑性能,将每隔18-24个月翻一倍以上。这一定律揭示了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
4.开放式创新:指将企业传统封闭式的创新模式开放,引入外部的创新能力。在开放式创新下,企业在期望发展技术和产品时,能够也应该像使用内部研究能力一样借用外部的研究能力,能够也应该使用自身渠道和外部渠道来共同拓展市场的创新方式。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仅仅依靠内部的资源进行高成本的创新活动,已经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需求以及日益激烈的企业竞争。在这种背景下,“开放式创新”正在逐渐成为企业创新的主导模式。该观念指出,企业应把外部创意和外部市场化渠道的作用上升到和封闭式创新模式下的内部创意以及内部市场化渠道同样重要的地位,均衡协调内部和外部的资源进行创新,不仅仅把创新的目标寄托在传统的产品经营上,还积极寻找外部的合资、技术特许、委外研究、技术合伙、战略联盟或者风险投资等合适的商业模式来尽快地把创新思想变为现实产品与利润。
5.线性思维与非线性思维:思维方式无非是线性与非线性两种。线性思维,是一种直线的、单向的、单维的、缺乏变化的思维方式。;非线性思维则是相互连接的,非平面、立体化、无中心、无边缘的网状结构,类似人的大脑神经和血管组织。
线性思维方式有助于深入思考,探究到事物的本质。非线性思维方式有助于拓展思路,看到事物的普遍联系。非线性思维是为了更好地进行线性思维即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线性思维方式是目的,而非线性思维方式是手段。
从思维上讲,非线性思维使用的是人的右半脑,从层次上讲,非线性思维更多的是在人的潜意识里完成的。潜意识的活动更接近客观事物,更真实,更接近道。
线性思维如传统的写作和阅读,受稿纸和书本的空间影响,必须以时空和逻辑顺序进行。非线性思维则如电脑的RAM ,突破时间和逻辑的线性轨道,随意跳跃生发,又如HTML提供超越时空限制的网状连接路径。尽管如此,非线性至今仍然没有一个科学的定义,甚至与科学不沾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