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说来三个字,清清淡淡,贯彻起来又多么的难。
小时候的经历对一个人的发展太重要了。反复提起的初中生活更像是无法逃脱的烙印刻在骨子上。时而自负的不可一世,又转而被现实打倒,使得自卑自贱到泥土里。所以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是很辛苦的吧,现实的痛苦(比如内在与外在的不一致)使得他们寄希望于纸稿上,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他们的创作也是如此,为了摆脱别人对自己的怀疑,引经据典,固守格式。但是有时这个桎梏真的能表达出自己想表达的东西么?我很同意顾城所说的话(看,我就是这样的),虽不一定都对(但对又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吧)。他说,西方文学总是把文学划分为许多风格流派,例如浪漫主义啦,现实主义啦,但是诗歌并不应该是这样的,我只想表达我自己,文字也不会遵循已有的格式,其实这也就是文字其真正的魅力所在,随机的组合有时往往能达到非凡的效果。而这样的他们在面对生活时呢,即使是普鲁斯特,也觉得生活在现实中是很累的一件事,没错,伟大的人总要承受如孟子所说的骨肉之痛,友谊中他是一个卑微的讨好者,但从他的文学中其实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清高洁净热爱生活的人(虽然他并不爱运动和出门远游,但这并不妨碍他在自己的脑中跑完全世界)。而顾城,更是像一个孩子,不懂人情,不懂事故,单纯的活在自己的世界中。那我在生活中追求什么呢,努力读书,好的成绩,画美丽的画,练一手漂亮的字,拥有一张瘦削的脸,一副健美的身材。但做这些的终极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呢。也许是为了炫耀?为了生活?然后呢?我时常在现实中遇到挫折后会问自己这样的问题,我们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什么会有该死的普世价值观,人一定要积极乐观向上开朗吗?为什么不爱说话的人就被冠以不那么积极的特征?功利主义在这些方面真是体现的淋漓尽致,人们排斥异己主义者,很少会有人愿意主动去帮助那些心理受到过创伤的人。我也许并不能体会到别人的生活,但我在日常生活中总是面临着困扰(不太严重但还是会有)。讨好式的交谈使我厌恶,使我怀疑自己,但更绝望的是这令深陷在人际交往中的我毫无办法。所以,总是很羡慕那些很有能力敢于做自己的人,我自认是无法达到的,就像前几天在知乎上看到的很棒的话——不要去融入圈子,要让自己变成圈子。
但也许,也会有解决方法的吧,即使你找不出一个问题的答案,生活也还在继续,明天的太阳照常升起,花儿依旧娇艳,大树依旧挥舞着它的手臂。也许,找寻着,提升着,你就成了新的自己,旧的骨,新的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