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易云音乐里找个“美国90年代乡村”歌单听一听,开始了今天的码字。我总想着换一个平台写,但也都不太容易,只要有诉求,就涉及到很卷的问题,反正也没所图,写着玩的心态或许更长远。活着,我就是图个清净。但可能下一秒又图别的了,人就是这么矛盾。
看着窗外,似乎天气不错,冬季里的温度不低就是好天气,阳光有没有并没太大影响;没有大雪纷飞,没有满路的泥泞,就是好天气。
下午去个习以为常的咖啡馆坐坐,听听音乐,看看书,或许会十分舒畅。大概率会舒畅的。
显然今天又没什么可写了。《古董局中局》刚开始读。
桌上躺着厚厚的布尔迪厄的《世界的苦难》,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读它,看着它我内心就充满了苦难感。还有乔治·帕克的《下沉年代》,也挺厚的,如果没有前者的对比,它看上去也相当地厚了。我没有把波伏娃的《第二性》拿出来,一是因为书柜里还有它的地方可放,二是十分确定自己短期内不会读它。这些书几乎不会有人读的,也不会拿出来评论,内容太多且太过晦涩了,最多是读读前言。我买它们确实想挑战一下,但总觉得不是“现在”。也许到死也不会读,也许再过几年会读。
在任何时代,流行性的东西肯定是最受大家欢迎的,无论任何人都喜欢好故事,我读《长安十二时辰》最多也就两天(虚指,而非48小时,有可能24小时就读完了)。如果读故事书,一年至少能读200多本。不是在探讨数量,而是每种存在大致上是有必要存在和意义的,只是这个意义得进一步分析它。时至今日我依然是一个观点,即弱化“喜欢”和“开心”,这些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看看”、“听听”,活着一次,就看看就行,多数人多数情况不会为自己喜欢的领域做任何贡献,仅仅是增加新知而已。看得开,心态就好了;如果很幸运,做出了什么贡献就更好了,但这是第二个话题了。
“看看”的启发是很久以前看一个旅行的综艺,有一个不太出名的歌手说的,他的梦想就是听遍世界上所有的音乐,也不求什么,就是听听(无论他本人真实的想法是啥)。挺好,心态稳定且自由。哦对,想起来,是白举纲说的,果然是不太出名的歌手,一时没想起来,我也没听过他的歌。
想起身边有个人,学习能力极强,大我......我也不知道几岁的大姐,自觉有能耐行事和言语风格颇为自信甚至傲慢一点。我不大喜欢这样的人,傲慢的天才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如今作为普通人最合适的态度是努力长本事的同时姿态要很低才行,否则离翻车就不远了。
已然过去小半生,我一向远离人事,和人保持距离;当然,所谓的代价就是没有朋友。自己的选择,对代价的态度就是无所谓,能承受且乐意承受。做人做事都是交换,没得到什么东西,同时也意味着没失去一些东西,相对来说还是平衡的。希望有一天可以活在一个没有对立的环境中,大家求同存异,任何形式的呈现都被认可,这样大家也可以少一分疲惫和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