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2,316 | 建议阅读时间 2 分钟
雇主品牌的核心来自于企业文化与价值观,同样对于品牌行销的基本,同样是来自于企业的文化与价值观,可以说,雇主品牌与市场品牌都围绕在企业品牌的框架下。
一但理解了这一层逻辑,品牌沟通的流程,同样可对照到雇主品牌的流程中。更加说明,市场行销与人力资源有其相同的价值链。
Linkedin在《2016年招聘趋势报告》中提到,41%团队会与其他部门共同建设雇主品牌,其中与市场行销部门合作的比例最高,达到43%。
从BMW、滴滴、丽斯卡尔顿、麦当劳、星巴克等企业中的HR部门,都有一项清楚的认知,那就是把公司文化、价值观和职位行销给潜在的候选人。
这意味着,因为「雇主品牌」的概念被提出后,HR与市场行销部门有更多的合作必须要点,两这是相辅相成的合作网络。
首先从HR部门的角度来看,在校园征才的过程中,不只是由人资部门来解说,很多企业都联合市场行销部门人员对企业品牌来讲解,这种方式除了让潜在人才可以知道企业的文化与价值,也同时了解企业的产品。
但这边会出现一个问题,一但在朝聘的过程中,只专注在产品的行销上,很有可能走向另一种极端,那就是变成一场产品发布,而掩盖掉人才招聘的实际效用。
这就点出一个关键的问题,该怎么与潜在人才做「正确的沟通」。而不是让人们感觉到你是为了推销而推销,进而把雇主品牌的价值给稀释掉。
01行销模型
通常市场行销流程分为五个阶段,分别为:
品牌认知
考虑
偏好
购买
回购
这是以行销部门角度来对市场用户的沟通模式,套用到雇主品牌的行销概念下,就对比成以下的流程:
雇主品牌认知
考虑职位
申请职位
入职
员工保留
接下来从这五阶段来分析阶段具体的行为操作:
02认知,排除一切干扰下的抉择
如果没听过某个品牌,往往你最相信的会是里面的员工,你会觉得,员工所说出来的话,等于雇主品牌的事实,而非眼前所看到的画面。
换句话说,员工就是公司的代言人
他们就是雇主品牌积累的最佳代言,如果我们要应聘一家企业常会上网找寻曾待过该公司的员工,听取其观点。也就是说,雇主品牌的形象,很有可能透过网路而失控。
同样,拥有正向的事迹也会被流传下去,但是最糟糕的是,即便碰到了有人恶意攻击雇主品牌,我们却一无所知,甚至是不知道在哪个地方发生的。
所以,一切的发展必须回到源头,这边只得源头分为两部分:
其一,朝聘说明:人才导入的阶段
其二,企业初始:回归初衷
第一项人才导入时的说明,是为了说明而说明,即便后续有状况,也无法避免,但是在最初的观念建构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其二,回归初衷,任何企业的发展,都不会一路顺畅下去,即使面临到外在声势,你能做的就是「实事求是」。理解组织存在的理由、使命。
换句话说,要解决一项问题,有时,并不是解决你所看到的问题,因为当下问题本身只是事实。愈聚焦于当下,更有可能陷入无解循环。
唯一打破循环的办法,就是实事求是,多一些结果导向,少一些价值判断,求同存异,共同进步。
03功能性与情感性的品牌强化
当人们知道有这个雇主品牌时,接下来就是给予你的价值点。在市场行销的部分,通常会把品牌的收益区分为两种:功能性、情感性。
所谓的功能性是,你实际可以得到的是什么,透过这个品牌你获得什么样实质性的问题解决。
对于雇主品牌来讲,功能性价值并不可少,例如,你所提供的工作环境、设备与薪资都被视为功能性价值。
从情感面来看,这会包含两个层次:
其一,社会归属感
其二,个人感受
非理性是人类的常态,这也是《动机》这本书中提到,没有所谓的正确理性奖励,除非那些奖励出现在我们理性的情况下。
换句话说,情感的因素远远超越于理性驱动力量。基于这样的原则,你怎么与你的潜在人才之间,串联起独特的关系,就是你能否在雇主品牌的行销中,占有领先优势。
一但情感关系连结后,就会形成一种社会归属感,人们会相信他们是属于某一类人,甚至是产生出独特的个人情感,也就是优越感。这种关系一但建立酒很难打破。
同样,回到企业内部,员工与企业之间的连结同等重要,因为现有或是离职员工都是雇主品牌的代言人。
从《动机,单纯的力量》中解释道,除了薪酬外还有更内在的驱动,呼应到个人对企业的敬业度,它的底层逻辑就是「价值观」与「使命感」。回推到个人层面的连结,就是在工作本身就是动能,认为工作室有意义,有挑战性与个人成长的发展一环。
这些潜在的情感因素,都要回归到最基本的个人价值层面来检视,是什么驱动一个人的行为,或是说个人的社会价值、心理需求来连结到企业的给予与环境支持。
04联盟关系
《联盟世代》中提到一个重要概念,那就是离职员工俱乐部。离开企业,并不代表没有任何关系,而是一阶段的象征。但对于企业来说,人才的离开未必是离开,只要有规划、有规律的发展离职员工的连结网络,对于企业来讲,只有加分没有减分。
因为离职员工依然有一个身分在,那就是「品牌代言人」,而人们往往更相信这群人,离职员工俱乐部的概念,并不是把所有人聚再一起就好,而是一种双向的互惠关系。亦即离开了企业,依据期代言与拥护程度来做相互的激励与共给。
但这边有一个观念要厘清,那就是别为了争取外在福利,而忽略了内在的贡献。因为企业的业绩与获利,还是取决于内部人才的努力。
05
前面一章强调雇主品牌与市场品牌的差异,但追朔到核心,彼此都是围绕在同一个框架下,那就是「企业存在的核心价值」。虽然行为与操作方式不同,但是根本的价值观都是从品牌基因来出发。
进而发展出要吸引保留什么样的人才,或是对消费者说明为什么要购买你的产品或服务。
这也不就说明,雇主品牌的重视,一方面会强化员工对于企业的敬业度,另一方面会更加准确的找到你的目标人才。因此找寻出现有组织中,最有价值的贡献者,询问并了解其身上的独特价值,因为这些个人价值正式企业品牌的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