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盛夏,在我们的食谱里,新鲜甜糯的玉米总会大展拳脚。
晚饭时,打开冰箱,一根白色的糯玉米安静的躺着。
买的时候,本来只想买两根,跟我一起挑玉米的阿姨说:玉米的吃法很多种,可以做玉米烙啊,把玉米粒和面粉淀粉搅拌均匀,倒点油,摊在平底锅上,一会功夫就好了。
听的我口水快流下来了,于是就多买一根。
如何吃呢?
一起买的其它两根玉米已经水煮吃完了,我超高的厨艺和聪慧的大脑绝不允许我继续水煮它。
对,那就掰下玉米粒,煮粥吧。简单、方便又健康。下次再成全自己对玉米烙的垂涎吧。
于是,我把玉米掰成两段,沿着顶端参差不齐的排列,我用大拇指腹把它们一颗颗温柔的驱赶到盘子里。
我认真的触碰每一粒玉米,生怕自己的鲁莽划破它们嫩滑的皮肤,汁液飞溅。
因为我对食物有一种本能的崇敬。相比于阳光和土地,食物对我们是最直接的供养。
我亦把炒菜看成是人生的一种修行,当我站在灶台前,在滚烫的油锅里,放入洗净的蔬菜。水和油碰撞出来嗞嗞的声,加上锅铲的伴奏,形成了世界上最独特的旋律。
我知道,油烟会被吸走,但食物的灵魂留存,最后和我们融为一体。
有时候,看着锅里的食物慢慢变熟,香气四溢,我都会问自己:如果我是锅里这一朵完美的西兰花,会因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而心甘情愿的被烹饪?
这种换位思考也是一种反省,让我更加珍惜生命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我身上担负着不仅仅是某种社会期待,更是携带着滋养我的天地万物的灵气,我要带着这些给予我能量的食物去到更高远的地方。
当然,对于眼前的这一根玉米,我亦包含感情。
当下它和我的相遇,不是我以2.58元/斤的价格把它买回来的交易可以诠释的。
因为,3个月前,它还只是一粒种子。
它和千千万万粒玉米种子一起,被播种到田野里,在8度以上,水分含量60%左右和适宜的外界条件下,经历48小时(最多不超过6天)的暗无天日,慢慢的长出幼苗,来到光明中。
在接下来的90天左右的时间里,它要经历三叶期,拔节期,小喇叭口期,大喇叭口期,抽雄期,开花期,抽丝期,籽粒形成期,乳熟期,蜡熟期,完熟期,同时也要有成功避免的病害和虫害的幸运,在风调雨顺的气候里,它才成为了一颗傲然独立的玉米,怀抱硕大的果实,就像军人手握的钢枪,威武凛凛。
把一粒玉米,裂变成七八百粒的辉煌业绩,它不输哪位商界巨子。
我知道,你的志向绝不是做一粒玉米种子,但先让我们从一粒玉米做起,沉潜于一方田地。
他日,万亩良田在你麾下我也不会惊讶。
因为你学会一粒玉米的裂变,就会拥有指数级壮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