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的时候,微信还没有出现,微博上满是口水,纸媒还火得一塌糊涂。我的高中同学杨俊波在一家南方省级媒体做记者,工资和稿酬月收入轻松过万元。
但是他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辞职,投身到当时还不被看好的新媒体领域。我们身边的朋友和同学,都大跌眼镜,许多人不解,班级群里也是热闹一遍,他当时笑而不语,避而不答。
后来我偷偷问他,为什么要离开。他说,虽然我是报社的资深记者,工作做起来得心应手,看起来收入高工作稳定,但每天做着同样的工作,见到的都是和自己一样的人。我的能力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和运用,如果我不适时改变,进入新的领域,我要么被淘汰,要么在舒适区里沉沦。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能猜到了,纸媒每况日下,而新媒体进入战国七雄逐鹿时代。时至今天,他已经是市值数亿的新媒体公司首席编辑了,公司正在酝酿上司,一旦上市成功,他也是我们班第一位荣登亿万富翁的人了。班级群里又是一片热闹,吵着要点原始股。
在事物始兴未久之时,就能看到事物可能的变化过程及大致结果,并果断投身其中,这就是预见;在一片熙熙攘攘之时,自己再举旗跟进,呐喊加入,这是跟风。
跟风容易,预见难。跟风容易做炮灰,而预见可以先拔一筹。
1
从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市场趋势都会有人提前预见,从而先知先觉,抢占先机。那人在职场,个人发展和职业选择也是同样的情形,也需要人们有预见,并能果断采取行动,适时踏出舒适区,进入新的焦虑区,启动新一轮的职业成长与发展。
职场就是一个交换场,个人和职位两个交换主体之间不停地互动适配的交换。个人用自己的能力去满足职位的要求,职位用自己的回馈满足个人的需求,这就是明尼苏达著名的人职匹配理论的核心内容。
比如你是一名企业HRM,你用你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技能、时间、精力和才干来满足HRM职位的岗位职责要求。HRM职位会用适应的薪酬福利、发展空间、管理权限、学习机会、人脉资源以及工作成就感等满足你的需求。
2
如果一个人的能力能够满足岗位的要求,那么组织对他的满意度是很高的。他在职场是成功的,不是一般理解的社会成功,而是能驾驭自己岗位的成功,我们称之为职场成功线。
如果要一个人的职位的回馈能够完全满意他的需求,那么他的职业幸福感是很强的。这种幸福也不是一般理解的幸福,而是职业回馈给他带来的价值对等感和工作愉悦感,我们称之为职场幸福线。
但很多时候,这种交换不一定是实时等价的,可能有时候个人付出的多点,职位回馈地少点;有时候个人付出少点,职位回馈多点,但总体上是平衡。
刚进入职场的新人,适宜从“我能做什么”出发,启动人职匹配的资源外循环,用自己的能力满足岗位的要求,从而换取岗位的回馈满足自己的需求。简单地说就是用“我已有的”换取“我想要的”。
度过职场生存适应初期,如果从时间来说同一个企业的话是3年左右的时间,时间长短因人而异。进入职场中期或中后的职场人士,应该及时启动自己的愿景内循环,从“我想要什么”出发,多点想想自己想要的目标,包括符合你的职业价值观的东西,从需求出发找可以满足的回馈,按照要求标准来提升自己的能力,开始布局自己职业发展的新阵地。
简单地说就是用“我想要的”决定“我要做的”。
当一个职场人的职场成功线和幸福线平衡的时候,这是最好的职业状态。最好的时候往往也以为着坏的时候要渐渐出现了,因为职业环境是充满变化的,行业是充满变数的,社会是充满变动的。
3
一个人的职场平衡超过一定时间,自己的职业资源外循环转的太厉害,能力交换开发过度,短期之内可能不会有太大问题,长期很容易引起自我的职业倦怠和职业价值失落感,一旦遇上组织机构大调整、行业市场大变化等外来变化侵袭的时候,几乎不堪一击,很可能进入职业没落期。
我的一个表叔,当兵退伍后在一个事业单位做行政司机,20年前的小车司机是多么风光和神圣的职业。后来,在他40岁的时候,事业单位改革了,公车也改革了,单位不再需要公车司机了。我这个表叔除了开车,其他也没啥技能,失业后做做小生意也不顺。
很多人都害怕离开自己的舒适区,害怕变化带来的焦虑,其实一定的焦虑是可以激发人的活力,促进人的自我成长发展的,这就是人们面对风险事件反脆弱性的关键力量。
知乎上的一段职业迷茫经历引人唏嘘……
我是一家跨国企业部门生产主任,经济形势变化,最近行业发展有些萎缩,听到了公司总部裁员的消息。作为部门负责人,在这个行业十多年,以一直在同一家公司,对产品的上下游都特别熟悉,我不知道裁员风波会不会波及自己。如果跳槽的话,也有别的可能性,但如果做研发已经没有太多精力了,也很久没有跟踪最新技术了,如果继续做管理,哪家公司又能接受一个空降的呢。
在一个行业,一家公司10多年没动过,相信工作环境和待遇都会很舒适,工作能力要求也什么压力,但是楼主没有适时启动自己的愿景循环,遭遇行业萎缩,就要遭遇职业暗礁了。
4
每当启动一个需求内循环后,这可能是一个新的岗位,或者一个新的组织,在或者一个新的行业。我们又进入职场的外循环模式,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去满足新的职位的要求。我们的职业能力就在这样适量的压力和混乱下蓬勃发展,生机永存。
面对变化,需要我们具有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一种可以帮助你在充满随机性、不可预测性的职业世界和职业环境中,可以预见,可以行动,可以更新,在复杂多变中追求职业梦想的能力。与其去担心和预测可能发生各种职场“黑天鹅”事件,不如在变化中求得自己的职场反脆弱性。
当你寻求舒适,你得到的不过是表面的舒适;而当你拥抱变化,你却能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掌控自我的方向和焦点。
很多人的职业生涯到了穷途末路的时候,要么埋怨自己出身不好,要么责怪运气太差,要么抱怨社会太不公平,但很少反思自己的职业之路,自己主动做了什么,阻止这种情况的发生。
今天要掉的坑,都是之前自己挖好的。人生走过的每一步,到底算不算数?要看这每一步是自己主动地预见踏出,还是被动地习惯重复每一步。
今天的穷途末路,都是因为昨天的没有预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