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需要开设三门学科,那应该是数学、哲学和艺术。
这里的数学,不是解应用题的那个课堂数学,是指基本的逻辑能力和思维能力。
奇怪的是,这个东西学校基本不当回事,如果没有这个工具,便无法面对高考之后的各种"人生考试",那里不会再有所谓的标准答案。
数学仅是作为一个工具,而建立在数理逻辑上的科学大厦,是为另一门学科做"通道"。这个通道指向的方向,便是哲学对于生命的追问。
这件事上,科学暂时没有资格回答,也没有时间等待所谓的那个答案。实际上,把哲学和科学分开本身就是一件蠢事。
哲学存在的目的,是填补生命中的另一片空白。有没有确定的答案不重要,因为后人一定会推翻、甚至嘲笑之前的想法,但是哲学的"追问"很重要。
如果历史上的那些哲人,都不留下一句"万物起源于水"的结论,那么他们的存在,将永远都不会为后人所知。
中国的文化忌讳谈论"死亡",但它就在那里,凝视着所有人和所有的事物。
死亡不是简单地指肉体的消亡,这个问题本身是一个必然。但是,"死亡感"却会贯穿每个人的一生,哲学要讨论的是,什么是超越死亡的存在,否则个体的存在会失去意义——没有人会逃离这样的拷问。
从这个角度看,哲学和数学是一回事,也不过是个工具罢了。
这两个学科均以逻辑作为基点,而理性思维的局限在于,它永远触碰不到更真实的"存在"。
人类就像鱼缸里的鱼儿,千方百计地想搞清楚鱼缸之外的世界,却又跳不出去看真正的世界。
殊不知,我们的感觉就是离"真实世界"最近的媒介,于是人类发明了"艺术"。
感觉扭曲真实的世界是不假,但理性也不过是一种更高级的"扭曲形式"。不是在排斥理性,只是别忘记理性只是在服务于情感。
在今天学习艺术,似乎是一件挺奢侈的事情,庞大的娱乐产业制造了太多冗余的信息。这些信息虽然是感性的,却没有以逻辑作为基本的框架。
真正的艺术,起码能引发对生活的思考,甚至会带来新理论的猜想。
对于这一点,欧洲早期的文艺复兴是很好的例证。这场声势浩大的运动不仅仅是艺术的再现与升华,更带来了思想的解放,甚至是新兴学科的崛起。
数学、哲学和艺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是"虚学"。但是"虚"不等同于"无",这些看似无用的东西,正是人类整个知识大厦的根基。
在西方文化中,有两句特别经典的口号,一为"仰望星空",二为"眼见为虚"。即从一开始就不关心什么升官发财,眼睛看到的东西,也全部默认为"虚幻"。
于是,近代科学和工商业文明均起源于西方,依靠的东西就是基础学科,即所谓的"虚无之术"。
如果我们的孩子一生下来,接受的是这样的教育:
首先是艺术的触碰,感受生命的滋味;然后做哲学的追问,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再去学数学的逻辑,明确客观与现实。
家长们就不必操心孩子的学习了,甚至学校都用不着了,因为他们已经具备了完整的自学能力。
数学的逻辑、哲学的追问和艺术的触碰,这三项"虚无之术"会帮助一个人看到生命的真正容颜,至少不会愧对肉体的消亡。
奇怪的是,这三门学科的真实灵魂从来不会出现在排满的课程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