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亲爱的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接着来聊《道德经》第六十三章。前边老子讲了“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的意思,我们上一节课讲了“大小多少”并不是说两个比较,而是以小为大,以少为多叫“大小多少”。
今天讲这句著名的话叫“报怨以德”,这句话紧紧接着“大小多少”,大家说,这“大小多少”和“报怨以德”这两句话没关系吗?在老子《道德经》里边,就给它放到一起了,意思就是“报怨以德”和“大小多少”是一样的。前边说“以小为大”,把小的当做大事来做,把少的当做多的。对待那种怨恨的要以德行、以恩德来回报它。也就是说凡事从最坏、最小做起。
这句“报怨以德”一出来,后世居然引起一些争论,一直争论到今天。是因为老子说“报怨以德”,就是对待别人的怨恨,你要以恩德去回报它,这个境界很高,后世到孔子的时候,结果有人就问孔子,说“以德报怨”,别人怨恨我,我拿恩德来报你,你感觉这事怎么样,孔子做出了这样的回答,他回答的大概意思是这样的,你对待怨恨以德行、恩德来回报它,那么“何以报德”?如果别人又以恩德来对你,那你又拿什么去对待他?你对待怨恨你用德行、恩德了,那么别人对你有恩德的时候,你对别人又拿什么去回报呢?恩德已经用去了。
何以报德?“以直报怨”,这话一说完,后世讨论了,老子和孔子到底两人谁高,首先我们要明白,孔子说的“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以直抱怨”什么意思?“直”是正直、公平的意思,也就是说别人如果以怨恨来对待你,你要公平客观的看待这样的问题,然后以正直的态度去回报它,就是我该怎么做怎么做。然后,对待别人给我的恩德,我才要回报他恩德,叫“以德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是孔子的态度。这话一出来,后世就开始争论了,争论到底老子高明还是孔子高明。大家如果要是觉得,两个理论辩论,我不大明白的话,我们把它放到办公室里边,大家看看哪个高明。办公室里边,我在办公室,我是白领,有一个人是小人,他整天在领导那打小报告,整我,说我坏话,甚至在业务上给我设陷阱,这就是他向我发出的怨恨。我怎么对他呢?老子说,“以德报怨”,我还要对你好,这是老子说的,以恩德来回报这个怨恨。孔子的做法是以直,正直、公平、客观看待问题,做得对还是不对,我用这个来客观看待你对我发出的信息,然后我回报“以直报怨”,我还是按照我认为的正直的方式做事去,不受你影响,这是孔子说的“以直报怨”。
“以德报德”就是另外一个人他给我恩惠,经常照顾我,我也回报他恩惠。这就是如果在办公室里面发生这样的事,老子和孔子的不同,看法是有点不同。我讲到这儿,我估计大家设身处地的一想都会觉得孔子说得对,对那种小人我不能一味的去姑息、迁就他。所以,我要“以直报怨”,以公平,这事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对待谁对我好的,我才回报对你好。
这两位都是古代历史上的高人,都是圣人级别的。那么到底谁真正高明呢?所以,历史上不断地讨论,到今天,你看网上还有很多人讨论,老子高明,孔子高明。其实我告诉大家,为什么出现这种争论,就是没有搞清楚两者讲话对象到底是谁。我问大家一个问题,我讲《道德经》讲到这儿了,您想想,老子《道德经》写的是管理的内容,是给管理者,最高管理者写的,所以,在当年老子这些东西都是治国的内容。他写的都是领导者法则,阅读者都是领导者,所以我们设身处地地想一下,如果你是领导者,是公司的最高领导,这个时候你要想到公司员工性格是各异的,有的人是给你恩惠,不断地去追随你,有的人会不断地产生各种问题。
那么,如果一个领导者只喜欢那些给我恩德的人,跟随我的人,对那些发出怨恨甚至批评、攻击我的人,我就整他们,这领导能做好吗?所以,领导者要看待众生,看待公司员工都是一视同仁的,人有各个侧面,有可能他给我看的是这个侧面,另外一个人给我看的是另外一个侧面,他捧我,他攻击我,攻击不是真的攻击。有可能他是处于这个位置产生一些什么想法。这个人并不是因此而就会成为一个废人的,不能因为这人对我怎么样,我认为他就是废人。
所以,这就是老子《道德经》的观点,老子《道德经》认为,在有“道”的领导者的眼里,所有的员工全是有用的。只不过你找没找到他那一面,无弃人,没有那种值得抛弃的人。所以每个人我来回去启发他、调动他,逐渐让他变成一个善人。这个时候,您从领导者的位置上来考虑,如果这个员工怨恨你,你是应该和员工继续斗还是“报怨以德”,这个时候应该“报怨以德”。我继续感化他,别因为老百姓骂你,你就跟老百姓整,不是这样的,我应该“报怨以德”。继续给你恩惠,不断的启发你的善念,最后让你成为一个善人,这叫“报怨以德”。
我们接着来讲,孔子。孔子讲话对象基本都是老百姓,都是这些读书人,普遍人。对于这种普通人,你要求他“报怨以德”是高了。因为他没有放到领导者的位子上。所以,这时候以底线为主,领导者境界是往高了走,普通老百姓的道德要求是底线,不要越过这个底线。那么这个底线就是“以直报怨”。这个“直”就是底线,就是我们以公平、以正直来衡量这个事,会有裁断、裁决的人。比如我们俩争执了,那有裁决的人,要上法院,这是“以直报怨”,公平。那么,正直要求我按照正直的原则去做事就行了,这是公民之间、百姓之间的底线,我并不要求你百姓之间每个人都是圣人,都很高,用不着,您能做到一个最起码的公平就行了。但领导者对大家要“报怨以德”。老百姓之间你能保持一个“直”,一个公平这就非常好了。
所以大家看,因为两者讲话的对象不同,所以描述会有差异。但后世不懂,以为老子、孔子讲话对象都是老百姓,所以产生了到底“以直报怨”高还是“报怨以德”高?所以,孔子高老子高,大家一直在争论。我觉得这就是没有明确《道德经》是给谁写的,大家不懂这个道理,所以陷入了这种盲目的、无谓的口舌之争。老子、孔子谁高啊?其实人家讲的是不同的事。甚至可以这样讲,他们讲的是同一件事,在一个社会的治理中,领导者和老百姓这两个不同的位置上,应该采取的不同的态度,但是合起来是一个完整的社会。
我们老百姓做到这个有没有好处?人家讲的领导者。老百姓这么做那当然是有好处的,孔子讲的“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是社会维持稳定的一个最低的底线,但如果社会上每个人都能做到“报怨以德”,那就不同了,这社会都会改变的,您的人生也会改变的。我举个例子,这做事态度不同就完全不同。我现在观点非常明确,就是这人人生是否成功,与他做人态度有直接的关系,而且应该是最直接的关系。
我们会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形,这个人条件什么都好,不是说农村山沟里那种情况,就在城市里边,他的所有条件都很好。但人生就是处处倒霉。不用多问,这样人的一定是自己做人有问题,百分之百的,这是我的观点。一个人事业成功他做的好,一定是他做人有独到之处。我见过太多这样的事了。
我举个例子,比如说,曾经有位朋友,他建个微信朋友圈,在这个圈里免费的为社会的一个群体服务、为大家服务。服务的很好,大家都很感恩、很开心。后来,他自己要创业,因为自己也要生活嘛,创业的时候这边的服务可能稍微的精力就少用了一点儿,被服务人群本来是公益给你服务的,但是你少服务点儿大家有点不开心了,然后稍有微词,当得知他那边创业以后,这边的人没有一个帮衬一下的,无动于衷,没有任何反应,这种情况一般人会很生气,这时候怎么处理?
我就问那个朋友,我说你怎么看这个事,他说,虽然大家可能有点不开心,但是我该怎么对他们还怎么对他们,这个不重要,我该做事,我这既然是公益的,我就还帮他们,还继续做。我的事业也不需要额外的,我给大家做公益,大家就来帮衬我的事业,不需要的。我努力尽心去做就好了。所以,他们那边的事我还会去帮的。我当时就竖大拇指,我说你只要有这个态度,你做事一定能做好。结果不出我所料,事业他越做越大,建立企业时间不长,现在企业已经规模已经蔚然可观了,已经做到很大的。在经济如此不好的情况下,能够把企业做得如此好。我感觉跟此人发心有关,所以这样的事特别特别多。
我总结下来,就是能够“报怨以德”的人,他的格局一定大。这人格局大以后,在任何的小事上都会体现出来,这是第一;第二,这种人“报怨以德”,他扭转周围的气场、周围的气氛,这么说是因为,比如说您怨恨我,我要不“以怨报怨”,我怨恨你,这是最低层的;“以直报怨”,这是公平的,我们各不相干。公平裁决,我该做做我的事,我也跟你不发生关系,我也不会讨好你,对你好,不会的,这是一个中层的做人的层次;“以德报怨”,“报怨以德”就是你对我不好,我还给你恩惠,不在意这事。然后再不好,我还给你恩惠。慢慢的,我不相信您遇到的都是极端的小人。就是那种怎么也感化不了的人。
我们不说极端的人,不说那种极端的小人,不是说日寇来了,你还“报怨以德”吗?我们不是谈那个范畴的事,谈我们生活中的事,我们自己生活圈子的事,我不相信,你遇到的都是极端的小人,人心都是肉长的,每个人之所以有怨恨可能因为有什么原因,可能他正好处在那个位置上,或者这个角度看来让他生了怨恨。不要想我们俩就是不共戴天的仇人了,换个角度,还是以恩德报你。因为人心都是肉长的,他慢慢会感到,怎么这人还这样,他就会转化的。
我们生活中多数人很快就会被感化了。这阻断了恶的循环,你恶来了,我善回去,慢慢变成善来了善回去,所以最后变成“以德报德”了,这是一种主动的扭转,一种积极的扭转。如果你不这么采取这个态度的话,永远是以恶报恶、以怨报怨的话,你就永远无法改变周围的环境。
所以,人生怎么改变的,一定是您主动去改变的。怎么主动去扭转了这种恶恶怨怨的这种循环?就是“报怨以德”,这是人生的一大法宝。如果谁能学会“报怨以德”的这种态度,而且你真的能去做的话,我觉得这个人的人生很快就会改变的。这是老子交给我们的人生道理。
今天我们就聊到这儿,明天这个时间,我们接着来聊老子《道德经》,看看里面还有什么秘密我们可以探求。谢谢大家,我们明天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