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太太发来一个微信,是她学校发出来的。大概内容就是:据预防医学的专家预计今年春季流感会有爆发趋势,建议学校和家长们及早采取措施预防,目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接种流感疫苗,到春节后开学刚好产生抗体,可有效减少传染。
自从冬至那天被南方诸多网友们戏称为“夏至”之后,最近的气温骤降,广州都冷到3-4度了,听说河源、清远、韶关等地区到了零度以下,个别山区都出现下雪的景观了。经常听到身边的朋友说“谁、谁、谁又感冒发烧了”,发现身边很多的小朋友都流鼻涕咳嗽。
感冒是个比较新的词汇,清代才开始使用,中医常用的是“风邪”。从南宋开始,官场的官员们经常用身体的不舒服,来向上级请假,通常是用“肠胃不舒”的借口,偏偏有一位同学用新名词“感风”来请假,这来自于中医六邪“风、寒、暑、湿、燥、火”其一。
后面就有人开始用各种各样的理由请假,其中“感风”、“感冒”、“伤风”的使用最多。到了清朝,“感冒”似乎更受官员们的喜爱,一般都说请“感冒假”。再后来,“感冒”被我们平民百姓所接受了,把“伤风”“风寒”“风热”都称为“感冒”。就是西医称之为上呼吸道感染的俗称。
普通的感冒,会有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小孩出现连续打喷嚏的现象,说明冻到有点着凉了,体内的正气正在驱赶邪气。然后摸一下孩子的背后,脖子下面的地方是否凉凉的了?通常很多家长都不会在意小孩的这个阶段,像我老家的老人听到小孩打几个喷嚏,就会说“大吉利是”,然后呢?没有然后,不会采取任何预防措施。因为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实际上打喷嚏的过程,也是身体在排寒的反应。
这时罗大伦老师推荐苏叶(又叫紫苏叶,小孩用量3克,大人用量6克)熬水喝或泡脚(苏叶3克、荆芥3克,煮药汁兑温水泡脚,身体微微出汗就可以了),不要空腹喝苏叶水和泡脚。
我通常会给小孩煮生姜葱头红糖水(如果家里没有电子称,生姜用两母指大,切片,葱头用白色段,两根至四根带须洗干净,红糖少许),或者给小孩冲服怀山药粉(一定要用河南焦作温县垆土的铁棍山药,是晒干的山药片打的粉,先用温水冲开,再用烧开的水调成糊糊状)。这两个食疗的味道小孩都能接受,我儿子就喜欢喝,一般症状会很快消失了。
为什么怀山药粉会有这么神奇的效果,在以后我细说一些经典方子和每个药性的时候,会详细给大家说说。
还有的时候闻到孩子兼有点口臭,就会煮葱白豆鼓汤给他喝(一根大葱的葱白、豆豉6克。是药店买的淡豆豉,不是做菜用的阳江豆豉),如果小孩口臭比较严重,几天没有拉便的话,可以用单一味淡豉15克煎水喝。
在宋明锁老师著作《儿科临证汇讲》书中写到,山西“小儿王”张刚老先生曾经说过:“小儿可以通过握手分辨表里,手心热属有热,手背热属于外感,但临床单纯手背热者甚少,说明小儿没有内热就不容易患外感,手心手背都热者为内热外感”。
如果第一阶段没有处理好,第二阶段就会出现流清鼻涕,咳嗽等现象。在这个阶段,外寒的症状(发冷、打喷嚏、手脚冷)和里热的症状(痰黄、舌红、嗓子疼痛、鼻涕白黄相间)并存,一般情况下是外寒里热。
这个时候处理起来就麻烦一点,要借用药物或者专业推拿来帮助身体恢复了。如散外寒的药物,有麻黄、苏叶、白芷、荆芥、防风等都是辛温发散的。清里热的药物,有生石膏、金银花、连翘、鱼腥草、蒲公英、芦根、地丁等。
这个时候,找中医开方子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对于一般的疾病,医生开方子的药量不要太大。一般说来,有经验的儿科中医开的调肺药都是3克、6克、9克,绝不过多。
针对风寒证,我在这个阶段会用药辛温解表的方子杏苏散:苏叶、半夏、茯苓、前胡、杏仁各9g,苦桔梗、枳壳、橘皮各6g,甘草3g,大枣3枚。
方中苏叶辛温不燥,发表散邪,宣发肺气,使凉燥之邪从外而散;杏仁苦温而润,降利肺气,润燥止咳,二者共为君药。前胡疏风散邪,降气化痰,既协苏叶轻宣达表,又助杏仁降气化痰;桔梗、枳壳一升一降,助杏仁、苏叶理肺化痰,共为臣药。半夏、橘皮燥湿化痰,理气行滞;茯苓渗湿健脾以杜生痰之源;生姜、大枣调和营卫以利解表,滋脾行津以润干燥,是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合桔梗宣肺利咽,功兼佐使。
针对风热证,我在这个阶段会用药辛凉解表的方子桑菊饮:桑叶(6克)菊花(3克)杏仁(6克)连翘(3克)薄荷(2克)桔梗(6克)甘草(2克)芦根(6克)。
方中桑叶清透肺络之热,菊花清散上焦风热,并作君药。臣以辛凉之薄荷,助桑、菊散上焦风热,桔梗、杏仁,一升一降,解肌肃肺以止咳。连翘清透膈上之热,苇根清热生津止渴,用作佐药。甘草调和诸药,是作使药之用。诸药配合,有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之功。
小儿感冒热证多于寒证,有一些孩子即使开始为风寒,也很快会化热。宋明锁老师认为造成这种状态的因素有两个:一是小儿为纯阳之体,化火最速;二是现代小儿体质已严重热化。
现代小儿的实证、热证远远高于30年前,营养过剩、高糖、高热量、高蛋白的饮食过多摄入;环境激素的影响;水果、蔬菜、肉食中的农药、化肥、激素等的过度使用;空气污染的影响等不良因素。
小儿感冒呈现出热多于寒,或寒包火,或寒证短暂很快化热的倾向。治疗时以银翘散为主方:连翘(10g)银花(10g)苦桔梗(6g)薄荷(6g)竹叶(4g)生甘草(5g)荆芥穗(5g)淡豆豉(5g)牛蒡子(6g),此方为清代名医吴鞠通在《温病条辨》所创的。此方实为寒热互用之方,药店有现成的中成药售卖。
这里是提供一些治病的思路给大家参考,由于很多家长没有中医方面的辨证能力,当小孩出现第二阶段的症状,不要轻易在家里自己调理,最好找当地医生指导用药,进行对证用药,让孩子身体早日康复。
当上述症状没有消除,病情继续发展就会进入第三阶段时,就会出现嗓子发干,痛疼,进而引起发炎,包括急性扁桃体炎或者咽炎。这时咳嗽非常剧烈,痰变成黄色。甚至是绿色的。
伴随着就是发高烧的出现,在这个时候,家长要认识到严重性,不要自行处理,需要及时去医院。去到医院,医生会告诉你一个名词:上呼吸道感染。这阶段处理不好,有可能出现更加严重的肺炎病症。
感冒到比较严重的阶段,很多孩子会嗓子痛,这表明热毒已经聚集在咽喉部了。正邪正在进行紧张的战斗,所以才会咽喉疼痛。下期我会专门写一篇关于咽喉疼痛的文章,因为咽和喉是两个不同的部位,治疗的思路和用药方子都不同。
发高烧是第三阶段最常见的症状。孩子一旦出现发烧,没有医学常识的家长往往会不知所措。我小孩以前第一、二次发高烧的时候,因为高烧得很厉害,真的心急如焚,心疼得直掉眼泪的。
发烧实际上并不是一种病,它只是一种症状。中医认为,发烧是一个人的身体正气尚存,能够抵抗外邪入侵的标志。所以发烧并不是坏事,如果一个人总不发烧,反而说明他身体可能有问题。
这个时候,以前一般医生都使用抗生素给小孩打点滴来退烧,但是这种方法会使小孩的身体越来越差。现在国家出台政策后,医生不敢轻易用抗生素来退烧,一般建议回家里喝退烧药如“美林”等药。对于退烧,中医有几个方子经过自己的使用验证都能够安全有效,在后面的文章里我会介绍给大家参考。
感冒的第三阶段,表里俱热阶段平安度过后,孩子不再发烧,各种剧烈的反应也消失了。通常这个时候,大家终于都把心放下来,松了一口气,认为“战斗”结束了。其实,并没有结束。外邪从体内被清除了出去,但它们又会回到体表,重返外寒阶段。这是感冒的第四阶段。
在这个阶段,虽然孩子不发烧了,也没有什么明显的感冒症状,可就是鼻音很重,还有点鼻塞,说起话来瓮声瓮气的,流着清鼻涕,偶尔还会打几下喷嚏和咳嗽几声。那到底是好了,还是没好呢?
其实此时小孩的感冒并没有完全好的,如果不加以处理,感冒很容易再次发作,这也是很多孩子反复感冒的原因。这是一个大家都忽略的阶段。希望不要掉以轻心。怎么处理呢?采取应对第一阶段:外寒阶段的方法,只要使经络温暖起来,就可以让孩子安全度过这个阶段。
在孩子感冒痊愈后,要给孩子调理脾胃,增强孩子脾胃的运化吸收功能,就是提升了孩子有效防御疾病的能力。以后再给大家说说如何调理小孩的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