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参加学校组织的Career Trek,参观了旧金山的一些公司。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某个行业的知识和到公司里去听校友讲他们在这个行业里每天的工作,大概就是理想和现实的差距。
记录下一些东西,留作以后回顾使用。
旅行目的地:旧金山
行业:新能源相关(太阳能公司为主)
介绍几个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公司。
--STEM
STEM是本次trek中看到的最promising的公司,它的商业模式很不错,有软件的核心竞争力,又不介入上下游降低了成本,而且潜在市场巨大。公司目前还处在需要各个展会去“教育”潜在客户的时候。而客户一旦安装可以立刻看到经济效益,所以收益很不错,正在飞速扩张。
运行模式:
在某些用电高峰期,超出某个用电量的时候,电网公司会收特别高的费用。STEM的服务模式是,采用软件预估用电量,用蓄电池存储和释放的方法,在用电量较低时急需电量,在用电高峰时释放电量,这样在第一个月客户就可以看到他们省下来的巨额电费。
既有优势:
一)客户可以立刻看到能被省下来的电费,愿意出钱买服务。还有巨大的潜在市场没有被开发。
二)只需要很小的空间来安装电池组,不需要改造原有电路就可以完成。
三)软件设置做的数据分析可视化直观,也允许客户设置自己想选择的用电量限制模式。
潜在风险:
一)因为面临和Utility的抗衡,所以可能会面对一些pushback。但从另一方面来看,STEM也和Utility合作来防止大面积停电。
二)必须在utility deregulated的州才比较合适,和政策息息相关。
三)竞争对手的压价可能导致利润率降低。这一点需要不断强化自己在软件上的核心竞争力来保持价格优势。
--太阳能公司
接下来说说这几家太阳能公司。从这次参观的几个太阳能公司来看,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公司过分依赖于政策的税收优惠。公司的融资看起来没什么问题,哪怕是负的现金流也可以支撑下去,但是项目融资纯粹靠tax credit和中短期融资,长远来看,尤其是在tax credit延期失效以后,会成为很严重的问题。
我们去的这几家公司各自有不同的风格和商业运作模式。其中Hivepower和其他几家目标市场区别比较大,中期内都不太可能和它们成为竞争对手,先说说这一家。它的目标市场是非洲国家,目前主要在肯尼亚。创始人在非洲有人脉关系,以前曾经卖过小型三叶太阳能手机充电器,现在主要做小型太阳能电站,给偏远无电的地方供电。公司规模比较小,因为非洲市场对美国公司来说还是很有潜力的,所以也融到不少钱。这家公司能过在肯尼亚有收入的原因之一是,肯尼亚已经有了移动支付平台可以付钱。而移动支付平台的存在与否也成为了限制他们是否能进入其他非洲国家的条件之一。
接下来说说first solar,这应该是我们去过的(可能也是现存的所有)太阳能公司中唯一一家现金流为正的公司。这家公司和其他公司最大的区别是它拥有自己的核心科技竞争力—他们发明了一种不同于一般硅合板的太阳能发电板,并且在连续多年的巨额研发资金投入的情况下生产费用已经下降到可以和中国生产的发电板竞价的地步。First Solar目前不做家用或商用的rooftop太阳能发电,而是专注于小型发电厂的项目,但是在中长期他们是否会开拓市场那是谁都说不准的事情。他们的发电板技术使他们哪怕在项目投标中不成功,也可转而卖成品给中标的公司,仍然可以赚取一部分利润。First Solar无疑是我们这次参观到的最成功的一家太阳能公司。
接下来两家太阳能公司是直接竞争对手—Solar City和Sungevity,他们的市场几乎都在家庭,社区或者中小型商业公司的rooftop,虽然各有偏重,但也有很大的重合。
Solar City有特斯拉在背后的支持,融资不是问题,新的生产基地(和特斯拉共用)即将投产。从短期来看,加入垂直模式的投资势必增加成本,公司需要直接承担生产基地的潜在风险,但是从中长期来看,生产技术的提升有望增加核心竞争力,虽然现金流变正的时间区间会比较久,但以后的盈利空间也许会更大一些。
反观Sungevity,其口号为做太阳能产业的uber和airbnb,商业模式里既不涉及上游的电板生产(买最便宜的),也不涉及下游的安装(外聘最便宜的安装队),只做平台(可能还有规模效应),靠高额的客户引荐奖励来培养优秀客服和扩展客户群。看起来的确是可能比Solar City更快进入盈利模式,但是中长期被复制的风险也比较高。
从根本上来说,太阳能行业最终能不能摆脱行业困局还是取决于科技的进步程度。在过去多年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太阳能板的生产成本已经大幅度降低,这无疑是个好的信号。毕竟正如Sungevity的一位高管所说,客户不是买太阳能板来拯救地球的,他们是为了省钱。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