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来说,这真的是一部很难完全接受的电影,并不是说电影不好,而是故事里想表达的对生活的解读,好像有些过于理论。
理论,不知道能不能用这个词,但的确是像抽象的概念一样,无法一下子完全理解。
可能是对哲学还无法深刻地参透,也可能对法国文化的寡知,虽然知道电影讲了生活讲了爱情讲了婚姻,以及很多很多无可奈何的宿命,但我却还是参透不了其中所表达的真谛。
我很想深刻地了解影片中每一段对话的深刻含义,还有于佩尔老师在几次上课时所提到的一些哲学思想,但真的,没有对哲学有所了解,那对这部影片只能停留在底层次的电影语言。
可能要看懂这部电影,必然是经历了各种人生的酸甜苦辣后,才能看淡世俗。
可能等到能看懂这部电影的时候,才是明白了世事和宿命的时候!
既然无法像思想家一样谈论哲学,至少可以像一个平凡人一样谈论生活吧?
在读书人的眼里,生活不仅仅是生活,而是追求在生活中灵魂和身体洗礼。
我很向往他们那种生活的环境,随手可以取一本书,在阳光下看一下午的生活状态。
电影里一些非常常见而细微的篇幅,就是于佩尔老师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拿一本书,或择一片草地,或寻一条河溪,或窝一处住处,然后看书,思考,冥想。
当然,向往只是向往,等真正能够有这样环境的时候,我可能更多的时候只是枕着书睡一下午。
这就是真的思想家和生活家区别。思想家会知道自己想阅读想看书,不仅仅是让自己腹有诗书气自华,而是在寻找一种答案,寻找自己是谁,自己该做什么,自己的责任是什么。而生活家看书,可能只是为了愉悦,为了消磨,积极点的可能为了充实。
于佩尔老师在影片中三次讲授,一次在草地上,一次在教堂,一次是在班级里,三次的生活环境和状态都不同。
第一次是经历学生罢课运动,她所面对的是激进派的学生对开课的干扰;第二次是母亲去世、丈夫出轨、事业失利的多重打击中;第三次是习惯了自我走出了阴影当了奶奶。
这三次讲授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于佩尔老师外表的变化,语气的变化,还有她所表现出来对生活坦然的变化。
而对于讲授的内容我却丝毫不敢触碰,因为即使我一次一次地翻看,依旧还是无法深刻地理解。
我很好奇,在失去亲人失去爱人事业失利的打击后,她是如何走出阴影的,因为看她依旧还是很坦然地面对生活,没有哭没有闹,没有想自杀没有想出走,没有歇斯底里。
只是看她偶尔抱着潘多拉哭泣,偶尔一个人坐公交的时候流泪,导演也不给很多,下一个画面又看到一个坚强的女人。
最让我感觉难受的是最后一场,于佩尔老师和丈夫的最后一次对话,他们聊晚上吃什么,聊圣诞节怎么过,像过去一样聊最生活化的东西,可能丈夫想留下来过圣诞节,但于佩尔老师却说:孩子们要到了,你差不多要走了吧。
酸,那一刻感觉到的是酸。
不是因为可怜她丈夫酸,而是一个女人,得经过多大的努力才能如此平静地对待一个一起生活了二十年的男人呢?
坚强的女人?
好像是脱离了电影本质的思想。
电影当然不仅仅是想说一个女性的自我修养,可能还有更多的关于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的东西。
但多读书,肯定是有用的,每一本书都会让人成长让人豁然开朗。
坚强的于佩尔老师如果没有那么多文化和哲学的熏陶,真的能走出那么多阴影和坎坷吗?
应该很难吧。
所以多读书,多思考,看多了,想多了,在某个阶段会发现自己能够那么释然地看待生活的每一次不如意的经历,每一次消极的心态。
亲人离世那是人必经历的阶段,爱人出轨说明彼此失去了相依的心,事业的不顺利是在考验你对待挫折的勇气,世间的纷纷扰扰只是对你生活的粉饰而已。
所以看开看淡点,是不是比偏执地、失去理智地发疯给别人看,活得更精彩?
看着专业的人对《将来的事》的解读,还有对生活对人生的理解,对电影里所涉及到的思想家,哲学理论的阐述和解读……望尘莫及,自惭形秽!
我只能肤浅地看到电影表面的东西,已经我对电影里的文人生活的向往。
哲学本来就是一种神奇的东西,迷恋的人为之疯狂,糊涂的人因之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