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洙(997年-1057年),字原叔(源叔),一说字尚汶,北宋应天宋城(今河南商丘)人。
王洙自幼聪悟博学,记问过人。天圣二年(1024年),进士及第,为庐州舒城尉。后调贺州富川县主簿,未行,晏殊荐其才,为应天府学教授。召为国子监直讲,迁大理评事、史馆检讨,知太常礼院、天章阁侍讲,同判太常寺。坐苏舜钦监进奏院祠神饮酒事,贬知濠州,历知襄、徐、毫州。召还,充史馆修撰,拜知制诰,权判吏部流内铨。至和元年(1054年),为翰林学士。至和三年(嘉祐元年,1056年),改侍读学士兼侍讲学士。嘉祐二年(1057年)卒,时年六十一岁。
王洙以文儒进用,博学强记,范仲淹谓其“文词精赡,学术通博,国朝典故,无不练达”。朝廷有大故实,多就以考正。尝预校《史记》《汉书》,修《崇文总目》《国朝会要》《集韵》《祖宗故事》《三朝经武圣略》《乡兵制度》,编《杜工部诗集》为二十卷,并撰序,以后之杜甫诗集皆沿其本。其著有《易传》十卷、杂文千余篇,《宋史·艺文志》七又著录其有《昌元集》十卷,文集今不存。其著述今存者《王氏谈录》一卷(或署王钦臣撰),有《百川学海》本。《全宋诗》卷二○二录其诗五首。《全宋文》卷四七八收其文十二篇。